医学科普
发表者:李斌 人已读
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18.70%,上海为23.38%。全国人均预期寿命77.40岁,上海为83.63岁。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也都希望能安度晚年。身体健康,能自己料理生活,不给小辈添麻烦,想必也是老人的心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记性会越来越差,严重的会导致认知障碍:不认识家人,生活不能自理,有时还会出现失眠、吵闹、幻觉妄想等精神行为问题,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面对记忆下降的风险,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来预防呢?或者说,即便无法阻止,又怎样才能让它降的更慢,对我们的危害更小呢?
大家都知道合理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很重要,那怎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延缓我们记忆下降呢?
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影响因子30.223)在线发表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healthy lifestyle and memory decline in older adults: 10 year, population 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文章,告诉我们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延缓我们的记忆下降,建议我们要“管住嘴、迈开腿,勤动脑,多社交”。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普通大众坚持就能做到的事情,让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一、 不抽烟不喝酒
抽烟的危害想必已经是家喻户晓,严重时会诱发肺癌,化疗、手术以及麻醉会影响记忆。抽烟除了影响自己,二手烟还会影响他人,真是损人又不利己,你觉得呢?
关于喝酒,这个有点争议。很多人认为,少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被推荐的地中海饮食中也包含少量葡萄酒。所以,晚餐时来上一小杯葡萄酒,岂不是既高雅又健康?但不久前有个研究认为,任何种类、任何剂量的酒,都对身体有害,想必也让大家困惑不已。但那毕竟是外国人的研究,样本也都是外国人群。
这次贾教授的研究样本可是来自于我国东西南北多个地区,有农村还有城市,人群非常有代表性。研究显示,对比不饮酒、少量饮酒(每日饮酒1-60g)和大量饮酒(每日饮酒60g以上),不饮酒更好。
二、 健康饮食
病从口入,痴呆也不例外。研究建议每天摄入12种饮食(水果、蔬菜、鱼、肉、乳制品、盐、油、蛋、谷物、豆类、坚果和茶)中至少7种的适当量,具体可参照(上一篇关于饮食的科普文 链接)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三、 合理运动
每周至少花150分钟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或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锻炼。那运动的强度如何区分呢?
通常用最大心率和主观判断来对运动强度进行分级,可分为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
1、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等于220减去年龄,心率在最大心率的40-55%左右,可判断为低强度;心率在最大心率的55-75%之间,可称为中等强度;心率在最大心率的75%以上,可称为高强度。
2、主观判断:
心率在120次/分以下的运动强度属于低强度,例如快走,此类运动强度很低,一般可以持续进行,通常不会感觉特别痛苦。心率在120-150次/分之间的运动强度属于中等强度,例如慢跑或者中等速度跑步,通常可以持续进行,但很难长时间进行。心率在150-180次/分之间的运动强度属于高强度,类似于快跑,一般很难持续进行。
四、 积极的认知活动
积极参与认知活动,包括写作、阅读、打牌、麻将和游戏等,每周至少两次。
五、 积极的社交活动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包括参加会议或聚会、拜访朋友或亲戚、旅行和在线聊天等,每周至少两次。
当然,这个研究也有它的局限性,并非绝对标准,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找到更好的、更健康的、更易推广的、更贴近现实的生活方式,以延缓记忆力下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家可以参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方便使用。
在预防痴呆的道路上,我们的口号是“从不太早,永不言迟”。
参考文献:
[1] 无.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五号)--人口年龄构成情况2021年5月11日[J]. 中国统计(5):2.
[2] 沪“尚”健康[J].质量与标准化,2020(06):5-6.
[3] 世界卫生统计: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7.4岁,4类慢病导致过早死亡[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09):85.
[4] Jia Jianping,Zhao Tan,Liu Zhaoju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healthy lifestyle and memory decline in older adults: 10 year, population 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MJ, 2023, 380: e072691.
本文是李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