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不再需要卧床
文章摘要:经桡动脉入路DSA是一种相比经股动脉DSA更为便捷、舒适、安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该方法可以排查脑血管病变病因,诊断脑动脉狭窄、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瘘、静脉窦血栓、静脉窦狭窄等血管异常。
脑血管造影(DSA)是目前排查脑血管病变病因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是诊断脑动脉狭窄、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瘘、静脉窦血栓、静脉窦狭窄等血管异常的“金标准”。
经典的DSA检查方法是从股动脉入路,也就是从大腿根部扎针、插入造影导管,再把导管送至头颈部的血管进行全脑血管分级造影检查。这种经股动脉DSA虽然在临床中已经使用了数十年,但仍有其局限性。
- 如患者存在髂动脉闭塞、主动脉弓手术史、主动脉过度迂曲成袢,这些情况下往往会导致经股动脉入路的全脑血管造影失败。
- 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也会有一定的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髂动脉夹层、后腹膜血肿、深静脉血栓等。
- 经股动脉入路进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术后穿刺侧的下肢需要制动,无法下床行走、如厕,极大地影响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
近年来,经桡动脉入路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开展。该方法是从手腕部位扎针、插入造影导管,再把导管通过手臂送至颈部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与经股动脉DSA相比,经桡动脉入路DSA最突出的优势在于造影术后患者无需卧床、制动,可自由下地行走,不影响日常生活的进行。此外,经桡动脉DSA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经股动脉DSA,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前臂的轻微肿痛,包扎、热敷后都可痊愈。
当然,经桡动脉DSA造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患者桡动脉非常纤细、桡动脉迂曲成袢,经桡动脉造影可能无法顺利完成,这时需要转换为直径较粗大的股动脉进行DSA造影。
经桡动脉DSA造影术后手腕部位的穿刺点需要用纱布、绷带压迫,避免出血。术后需要自我观察手部有无发凉、发紫、发麻、发白,如果出现,需要适当给手臂上的绷带松绑,避免手部的长时间缺血。
总之,经桡动脉DSA是一种相比经股动脉DSA更为便捷、舒适、安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
本文是王子高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