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治疗 耐心调药~~有效控制难治性婴儿痉挛症
文章摘要:本文分享了一位8个月大的男婴儿癫痫性痉挛发作综合征的治疗案例,介绍了合理化的病因诊断、精心调整抗发作治疗方案、早期发育评估和康复介入等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婴儿癫痫性痉挛发作综合征(ISs)是年龄依赖性癫痫性脑病,不仅发作控制困难,而且常导致发育停滞或倒退,导致不良预后。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示,合理化的病因诊断、精心调整抗发作治疗方案、早期发育评估和康复介入,半数以上的患儿可以控制发作、改善脑电、促进发育。
患儿男宝,8月龄。自幼发育落后,至今仍竖头不稳、不会翻身和独坐、不会主动抓物,对视和互动少,极少能逗笑。生后5个月开始出现醒后发作性拥抱样动作,每日2~3次,每次10~20几下。
宝宝系足月儿,生后有缺氧,新生儿1分钟阿氏评分2分,NICU住院治疗2周余。
体格检查:表情淡漠,视听反应欠佳,运动认知符合2个月水平,右侧为主四肢肌张力增高伴不随意运动,腱反射亢进。
颅脑磁共振检查:显示多发性脑软化灶伴局部萎缩胶质增生


脑电图监测到醒睡各期多灶性放电,睡眠期高度失律。


初步诊断:1.癫痛(痉挛发作,婴儿痉挛症,结构性);2.脑瘫高危儿。
治疗经过:初诊后收住院拟激素治疗,但因感染肺炎只能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先后给予氨己烯酸、妥泰、硝西泮、德巴金等,发作减轻,每天3-4串,每串数1下至8左右不等。发病2个月后住院激素治疗,仍每日单下发作6-7次,精神状态见好,能逗笑和追视,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终于2022年12月24日至今未再发作,认知反应改善。目前指导下家庭康复中。
复查2小时视频脑电图显示高度失律消失仅有睡眠期前头部偶发性尖慢波。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增加癫痫治疗的信心,只要依从-坚持-耐心,总归能够增加可能控制的机会。治疗癫痫需要医患携手共同努力!更多癫痫相关信息请关注我的科普公众号,也欢迎大家问诊和就诊。
本文是侯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