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血管瘤科普
文章摘要: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约4-10%。本文介绍了婴幼儿血管瘤的症状、原因、好发部位以及治疗方法。
1什么是婴幼儿血管瘤?
宝宝生下来或出生后不久身上出现“红色胎记”,且会快速增大增厚,边界比较清晰,表面光滑,呈“草莓状”,这是常见的婴幼儿血管瘤。血管瘤在宝宝1岁之前会快速增长,其中增长最快是在出生后6个月之内,大小可达最终面积的80%,之后增长变缓,1岁以后血管瘤逐渐停止生长。

2.血管瘤常见吗?
血管瘤是婴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约4-10%,通常女孩多见,约为男孩的3~5倍,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高达25%,同时双胞胎发生率也较高。
3.什么原因导致血管瘤?
虽然发生血管瘤的婴儿中有10%有家族史,但它并不是一种遗传病。目前发生原因不明确,有研究认为可能与胎儿体内基因突变有关系。
4.血管瘤好发于哪些部位?
约60%的血管瘤发生在头颈部,约25%发生在躯干,约15%发生在四肢。绝大多数血管瘤都是发生在单个部位的,少数可多个部位发生。虽然多数的血管瘤发生在体表,但少部分可发生在肝脏、胃肠道,甚至大脑。

5.血管瘤需要治疗吗?
虽然婴幼儿血管瘤一部分可以自然消退,但消退不代表完全消失,婴儿早期血管瘤处于快速增长期,生长迅速,巨大瘤体常破溃出血合并感染,经久不愈,或形成明显疤痕,毁损容貌,甚至危及生命,给患儿带来巨大痛苦。因此,应抓住治疗的“黄金时期”,早期及时准确的干预以延缓进展、促进消退,延迟治疗则可能对患儿心理或其他功能造成影响,增加治疗难度,延长治疗周期。

本文是皮梦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