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善闻 三甲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

女性尿路感染是什么?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1996人已读

文章摘要:女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本文介绍了其流行病学、症状、发病机制、病原菌及治疗方案。

一.女性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

全球每年1.5亿人罹患尿路感染,所消耗的医疗费用约为60亿美元,保守估计,中国每年也不少于3000万人。育龄女性最多见,未婚女性2%,已婚女性5%,孕妇7%,青年男性极少(<50岁),老年女性/男性10%。

二.尿路感染会有什么症状?

答: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有肉眼血尿。如果牵涉到肾脏,会有腰痛,甚至发热。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尿路感染按产生的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其中,“上”指的是肾脏和输尿管,“下”指的是膀胱和尿道,它们的症状会有所差别。下尿路感染更常见一些,上尿路感染治疗复杂一些。

图片1.png

三.女性尿路感染发病机制

答:细菌能粘附尿路上皮细胞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细菌首先定居于直肠,然后在尿道周围和尿道远端繁殖通过尿道进入膀胱。通过尿液反流,细菌在泌尿道内逆行并与泌尿道的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局部繁殖,产生炎症。通过输尿管中尿液的湍流,细菌上行至肾脏,如炎症未及时控制,导致肾组织损伤,最终发生纤维化。

四.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

我国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首位的病原菌,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克雷伯菌及假单胞菌属,后者在妊娠期和绝经后的女性尿路感染中尤为常见。病原菌以单一菌种多见,但在复杂性尿路感染可见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并可合并厌氧菌及真菌感染。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尿路感染的菌种和耐药性正在发生变化,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比例增多。在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略有降低,但仍为首位病原菌,其次为真菌和肠球菌。

图片2.png

刘晓琳.2018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成都: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2019.

五.为何女性更容易得尿路感染?

1.女性尿路短、直而宽、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性生活时女性尿道口受压、内移或创伤,可将前尿道口周围的细苗挤人后尿道和膀胱。

2.女性外尿道口解剖异常:女性阴道内是有细菌的,正常情况下我们称之为有益菌,感染状态我们称为有害菌。但尿道内始终应该是无菌的。无论有益菌与有害菌进入尿道均为有害菌。因此,人体解剖上在外尿道口与阴道之间存在尿道-阴道膈,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有些女性尿道-阴道膈消失,临床上表现为尿道与阴道融合在一起,还有一些患者,处女膜像一把伞一样覆盖着外尿道口,临床上称之为尿道口伞状处女膜,这些情况使阴道内的细菌很容易进入尿道内,(如过性生活时的挤压等),如果细菌不能及时通过排尿等排出体外,就会引起尿路感染。

3.尿道口离阴道口太近,阴道分泌物多时,细菌很容易感染尿道口,特别是生育后的女性,因盆腔肌肉松弛、尿道口更宽,更容易得尿路感染。

4.月经期是患此病的高峰期,因经血中混有很多细菌和微生物,所以经期保持外阴清洁很重要。

5.性生活等因素容易使尿道口周围的细菌挤入膀胱而发生感染。

6.绝经后妇女的尿路感染是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具有维持阴道上皮适当的糖尿贮存,并供应乳酸杆菌的生长,可以维持正常的阴道pH值在4.5或更低,从而减少或抑制尿道口周围致病菌,从而降低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尿道黏膜上皮变薄,角化细胞减少,阴道自洁作用降低,细菌易于在前庭和阴道内繁殖,易发生阴道炎及尿路感染。

7.妊振期时由于黄体酮分泌增加,致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和蠕动减慢,妊娠时尿液化学成分的改变有利于细菌生长,同时妊振子宫压迫翰尿管。

8.已婚女性慢性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甄炎及盆腔炎等发生率高,可直接蔓延或经淋巴途径或者分泌物污染尿道引起尿感;产后由于阴道、子宫创伤或导尿可直接导致尿路感染。

9. 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尿道末端狭窄,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等均可能导致排尿功能紊乱等,这类患者应采用尿动力学检查,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六.我不想去医院排队找医生,自己买药吃行吗?

强烈建议先去正规的医院让正规的医生给您评估一下,再考虑治疗方案。如果您反复感染,久病成医的话,就更不应该随便吃药。随便滥用抗生素绝不是个好习惯。如果您实在要买,首选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但切记青少年儿童、备孕和孕妇禁用),或呋喃妥因,或磷酶素。单纯急性感染吃一种药就足够了,绝大多数可以在3天治疗后就看不到细菌。绝经后的女性可以局部加用雌激素。一些中成药可以辅以治疗,效果不错。另外还有酸化尿液及膀胱解痉的治疗手段。用药时间根据病情持续3天到1周不等。所以大家不要盲目就医,到正规医院就诊,就诊不便的可以通过好大夫电话咨询和我联系,给您一些相应的治疗建议,助您早日康复!

七.尿路感染的诊断

图片3.png

主要有3条:(1)尿路刺激征症状;(2)白细胞尿;(3)尿培养细菌数量达标。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尿培养细菌数量。临床上经常碰到有些患者甚至有些医生,发现尿中有白细胞,就认为是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很长时间也无效,其实是误诊。另外,做尿液检查必须留取清洁中段尿,否则,很容易出现白细胞尿的假阳性,也就是说白细胞尿或尿细菌增由于留尿方法不对造成。

八.女性尿路感染治疗

1、早期、合理、彻底的治疗方法,是治好本病的关键。一旦发现尿路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及早合理用药。

2、尿路感染多有一定诱因,应排除尿路结石、肾或输尿管畸形等情况。

3、针对病原体抗生素治疗;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对于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疗程基本5-7d。但上尿路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疗程一般为2周。磷霉素氨丁三醇相比头孢类、左氧氟沙星的四大优势:

图片4.png

①耐药率低,对产ESBL细菌有效,交叉耐药低;②安全性高:妊娠B类;③尿药浓度高,且持续时间长(48H);④指南尿感一线首选用药;

图片5.png

图片6.png

对于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可根据情况进行长期抑菌治疗;呋喃妥因被用来作为长期尿路感染的抑菌治疗用药,用法是每天睡觉前用100mg;

4、尿液偏碱的人易患尿路感染。尿路感染重在预防,如果已经感染,既要配合药物治疗,又要避免易感因素。而将尿液PH值保持在6.0以下,可以明显抑制细菌生长。

5、目前淋球菌性尿道炎也很常见,如有者,应先按淋病治疗。

6、可结合中药治疗,应用如清热解毒的泌淋清、热淋清等。

九.女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治疗

1.应用抗菌素治疗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2.抗菌素治疗见效后不宜马上停药,而是应继续服用3~7天。若为急性肾盂肾炎则应连续服用4~6周,而且每周最好更换一种有效抗菌素。

3.复发性尿路感染不应反复使用同一类抗菌素进行治疗,否则机体易产生耐药而影响疗效。

4.对于初步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尽早查找原因,作中段尿培养和细菌敏感试验。

5.对于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患者可给予持续性抗生素治疗,如甲氧苄胺嘧陡,磺胺甲嗯唑(TMP-SMX);呋喃妥因、头孢氨苄、喹诺酮类等1次/d,逐渐减量至3次/周,口服6~12个月至停药,再评估病情。抗生素的选择仍需依据尿培养细菌学结果及患者药物过敏史。

6.一般治疗:包括健康教育使患病女性了解重新感染和复发的症状,多饮水,性交后排尿,避免穿着使皮肤过敏衣物、紧身衣及坐浴,注意个人卫生,选择其他有效的避孕方式来替代杀精剂。

十.女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预防

第一:小剂量抗菌素的预防性治疗。任何一种一线药物按其常规每日剂量的1/4~1/6量于夜间服用,疗程6~12周。常用的预防性药物有:呋喃妥因、先锋霉素IV、复方新诺明等。如果仍复发,可考虑延长时间,最长2年。可改为隔日一次。还可以性交后及时清洗外阴,并且服用一次抗菌素可明显减少尿路感染的复发。用药方案包括:甲氧苄啶/ 磺胺甲恶唑(TMP / SMX) 40~200 mg 口服,每24 小时或48 小时1 次,甲氧苄氨嘧啶100 mg 口服,每24 小时2 次,头孢氨苄125 ~250 mg 口服,每日1 次,头孢克洛250 mg 口服,每24 小时1 次,呋喃妥因50~100 mg 口服,每24 小时1 次或磷霉素氨丁三醇(忆欣)3 g 口服,每10 天1 次。

zIYBAGQG9LGAUsDPAA7NZsNi9rI873.png

第二:为了预防尿路感染,改变日常生活的习惯:(1)足量饮水以冲洗清除细菌(2)多用一些含维生素C的饮料,如越桔,它们可增加尿的酸度,并且使膀胱壁保持光滑,造成一个细菌难于生长和繁殖的环境。(3)不要憋尿,有尿意即排尿(4)性交前后,男女均应清洗会阴部,性交后立即排尿一次,冲刷细菌。(5)女性排大便后,从前往后擦肛门,不能来回地擦拭。(6) 应当穿着用棉花制造的内衣裤,并且衣服不能密合太紧,这样可以使局部有空气流通,有助于保持局部干燥。不要用紧身的牛仔裤和尼龙内衣裤,因为这些衣服可使下身潮湿,这种环境能帮助细菌生长。(7)在性交时充分使用润滑剂,防止阴道干燥。

第三:使用OM⁃89(Uro-Vaxom®)疫苗(大肠埃希菌溶解物)治疗可以明显减少疾病反复发作,但国内目前尚无此药物。

第四:植物药预防,主要指通过口服蔓越莓制品减少尿路感染复发,疗效有争议。《英格兰医学杂志》曾经撰文指出,蔓越莓汁可能预防尿路感染。近年来的科学研究也表明,蔓越莓汁能够阻止制病细菌黏附在体内细胞的作用机制,让引发尿道感染的细菌难以附着在尿道管壁上,如此一来,即使仍能克服艰苦环境而生存下来的病菌,还是会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

十一. 泌尿生殖系真菌感染

念珠菌属是原发性累及泌尿生殖道最常见的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医院内真菌尿路感染病原体。危险因素和诱因主要有糖尿病、肾移植、高龄、尿路有创操作、女性性生活、伴随细菌尿、长期住院、先天性尿路畸形或结构异常、住ICU病房、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尿路内置导管、膀胱功能障碍、尿路梗阻性疾病、肾结石等。

膀胱和前列腺真菌感染多无症状,仅4%的患者会出现尿频、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膀胱镜检查可发现膀胱壁白色斑片、黏膜水肿和红色斑点等;肾脏是念珠菌血症侵犯的主要靶器官,肾脏念珠菌感染表现为肾盂肾炎的症状,有腰部疼痛和发热。念珠菌尿的诊断主要依据尿液真菌涂片及尿液真菌培养,但标本易污染。

治疗(1)抗菌治疗原则及常用抗菌药物①无症状念珠菌尿的治疗:同无症状菌尿。②有症状念珠菌尿均需要接受治疗,需要参照标本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

十二.妊娠期尿路感染治疗

妊娠期尿路感染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可导致母体羊膜炎、贫血甚至败血症;胎儿低体重、早产甚至死产。抗生素选择和疗程并无统一意见,根据尿液细菌培养和敏感性试验选用抗生素,同时需要考虑母体和胎儿的用药安全及有效性。

1.无症状性菌尿和急性膀胱炎: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应给予抗生素彻底根治,急性膀胱炎应给予充分治疗。体外药敏试验不是治疗的唯一依据,选择尿中药物能达到有效浓度的抗菌药物,否则即使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但尿中药物浓度不足,效果欠佳。表1为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和膀胱炎的常用抗生素

未标题-1.jpg

妊娠期合并无症状性菌尿或膀胱炎的治疗方案

2.急性肾盂肾炎: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抗生素的选择不仅需要尿中有较高浓度,血液中也需要保证较高浓度,。如果症状轻微,并能够密切随诊,可门诊给予抗生素治疗,推荐的静脉用抗生素治疗方案如表2。临床症状改善后可改为口服抗生素继续治疗,总疗程7~10d。

未标题-2.jpg

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案

3.合并尿路结构和功能异常:治疗原则同非妊娠期妇女的复杂性尿路感染,纠正尿路异常因素,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7~10d。

十三.绝经后尿路感染

绝经后尿路感染的治疗要考虑病原体,药物的毒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方面的改变。急性膀胱炎的治疗与绝经前女性相似,但不推荐单剂给药。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与绝经前的非妊娠期女性相似。反复发作尿路感染,推荐在应用雌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雌激素(口服或阴道内给予雌三醇)在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阴道分泌物中乳酸杆菌的数量。如排除复杂性因素(如尿路梗阻和神经源性膀胱),抗生素预防措施与绝经前女性一样。无症状性细菌尿不宜使用抗生素。对于只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但实验室检查未能证实为尿路感染的绝经后女性,不宜给予经验性抗菌治疗。


陈善闻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