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解读]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原理
文章摘要: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肿瘤无创治疗新技术,利用超声波聚焦于体内病灶,在焦点处产生瞬间的高温,直接杀灭肿瘤组织。本文介绍了HIFU的治疗原理、优势、局限性以及与外科手术的比较。
什么是高强度聚焦超声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简称HIFU)又称聚焦超声刀,被国内外专家称为“21世纪肿瘤无创治疗新技术”。
聚焦超声刀以超声波为能量源,利用其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将体外超声波聚焦于体内病灶,在焦点处达到很大的能量密度,产生瞬间的高温(70℃),直接杀灭肿瘤组织。而周围正常组织由于不在焦点上而安然无恙。聚焦超声刀在B超的监控下,沿肿瘤形状逐层扫描,最后使整个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
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是多少度?
42℃~ 43℃ 10小时
50℃ 1—2秒
65℃~70℃ 0.25秒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是否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接近“无创“。患者无需麻醉,治疗时一般无疼痛(偶尔有轻微的刺痛感觉),也不会有白血球下降等全身症状。
大量研究显示,聚焦超声刀治疗能大幅度提升病人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可能使其他部位的肿瘤生长受阻。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聚焦超声刀的局部能量密度很高。应用不当时,如定位不准,会导致消化道穿孔、神经损伤等严重后果。我院的聚焦超声刀中心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一例上述严重并发症。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肿瘤会不会完全消失?
和传统的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不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应用“肿瘤原位热凝固”的原理,治疗后肿瘤残骸(坏死组织)仍在体内,只是原先的肿瘤已完全坏死,失去增殖、侵袭和转移的能力。血管造影、CT、MRI、超声和PET等检查可证实肿瘤组织己整块坏死。由于聚焦超声刀烧灼、封闭了肿瘤周边的血管,因而减慢了坏死肿瘤组织的吸收速度。一般坏死组织在治疗后3月开始缩小,少数可完全消失,但大多数肿瘤坏死组织可能不会完全消失,仅仅表现为不再生长或明显缩小。
灭活的肿瘤组织在体内已无任何毒性,却又可起到“肿瘤疫苗”的作用。通过不断刺激免疫系统,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高强度聚焦超声和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仍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手术切除对早期肿瘤能达到根治目的,但对中晚期肿瘤病例,既使扩大了切除范围也无法根治肿瘤;而此时手术带来的严重创伤和并发症,以及手术对抗肿瘤免疫功能的损害大大削弱了机体的抗肿瘤能力,从而刺激了残余肿瘤的生长。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是手术刀的延伸和扩展,在许多肿瘤病例中,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通过高温凝固作用能达到与外科手术切除同样的局部疗效,但其对机体的损伤可忽略不计;对中晚期肿瘤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可剌激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使其它部位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肿瘤复发率明显下降。
部分恶性肿瘤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不能像外科手术那样达到区域淋巴组织清扫,因而在理论上达不到外科手术的局部治疗标准。对这类患者,除非确属晚期或全身情况无法耐受根治术,聚焦超声刀不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最主要的局限性是什么?
由于超声波不能穿过骨组织和含气组织,故无法治疗肺癌、颅脑肿瘤,一些肝右叶肿瘤由于受肋骨阻挡也不能彻底治疗。所以,和放疗相比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病种较少,但在其可治疗的适应证范围内则显示了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理
本文是王爱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