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银华 三甲
王银华 主任医师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

什么是免疫治疗?

526人已读

文章摘要: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治疗方法,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本文介绍了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常见的免疫生物标志物、已上市的免疫药物以及免疫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内容。

什么是免疫治疗?

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一套完整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清除人体内的异己分子,比如细菌、病毒及肿瘤细胞等,但肿瘤细胞和细菌、病毒不同,为了生存和生长,会采取不同诡计,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的杀伤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的上述特征被称为免疫逃逸。

肿瘤免疫治疗就只针对肿瘤的这种作用机制,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L1)、肿瘤疫苗、细胞免疫细胞治疗(CAR-T)以及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等。

目前我们常提到的免疫治疗一般指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PD-1/L1)。

免疫药物是通过什么机制清除癌细胞的?

做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是一辆飞驰的清扫车,冲向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肿瘤细胞通过一系列诡计,使PD-1与PD-L1蛋白结合,刹住了这辆冲向肿瘤细胞的免疫清扫车,当PD-1单抗与PD-L1蛋白结合后,便解开了刹车系统,使免疫系统“一往无前”的冲向肿瘤细胞,从而清除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作用机制(专业内容,患者可以忽略不看)

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对T细胞的增殖分化起到抑制作用,降低多种免疫因子的表达,并促进活化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凋亡,PD-1和PD-L1分别位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二者一旦结合,便“狼狈为奸”,T淋巴细胞就会把肿瘤细胞当正常机体看待,而不对其进行攻击。“PD-1”抑制剂或”PD-L1”抑制剂进入身体以后,可以与PD-1或PD-L1相结合,就打断了肿瘤细胞隐藏自己的过程,从而使肿瘤细胞现出了原形,无法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

常见免疫生物标志物有哪些?

PD-L1表达,TMB(肿瘤突变负荷),MMR状态(错配修复蛋白),MSI(微卫星状态),一般来说,PD-L1高表达,TMB高,d MMR(错配修复蛋白缺失),MSI-H(微卫星不稳定)的患者,能够通过免疫治疗获益的概率更大。

为什么免疫治疗后很少病人出现病灶迅速长大?

部分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后短时间内肿瘤负荷反而迅速增大,导致生存期显著缩短,该现象被称为超进展。出现这种现象与一种超进展基因有关,目前部分研究发现,基因检测结果MDM2、MDM4扩增、EGFR突变,位于11q13位点的CCND1、FGF3、FGF4、FGF19等相关基因变异与超速进展相关。

目前已上市的有哪些免疫药物?

目前在国内上市的免疫药物主要有PD-1单抗及PD-L1单抗。进口的PD-1单抗有纳武利尤单抗(O药)、帕博利珠单抗(K药)等;国产PD-1单抗有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等。PD-L1单抗有度伐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T药)和恩沃利单抗等。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免疫治疗药降价明显,且符合医保适应症的可进医保用药,大部分病人经济上可以承受。

目前一些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CTLA-4抑制剂,TIM-3抑制剂,LAG-3抑制剂及一些双功能抗体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或尚未在国内上市。

免疫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irAEs)?

常见的免疫药物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和白癜风;消化道毒副反应如腹泻、结肠炎、肝脏毒性;内分泌毒性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和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以及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免疫性肌炎等。

所以,使用免疫药物后如果出皮疹、腹泻、发力、乏力、咳嗽咳痰、胸闷胸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免疫药物怎么使用(住院准备中心+日间病房方便患者)

免疫抑制剂一般副作用较小,使用后较少出现不适反应,所以病人使用后观察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出院。芜湖二院肿瘤放疗一科为了方便病人,设立了住院准备中心和日间病房。病人在住院前在住院准备中心做好检查,如果没有禁忌症,入住日间病房治疗后可当天出院,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得到了病人的好评!


王银华
王银华 主任医师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