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匿”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最终微创TAVR技术成功治疗
文章摘要:通过缜密的临床思维分析,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临床上,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有时候核心问题甚至隐藏在表面现象之后,这就需要我们临床医生仔细分析,抽丝剥茧,抓住核心问题,这样治疗起来,才能事半功倍。如果相反,遗漏了核心问题,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能产生很高的临床风险。近期,我们接诊一例“隐匿”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通过缜密的临床思维分析,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李女士,女性,68岁,安徽省人,因“活动后气短伴胸痛数月”来诊。门诊检查,胸片提示心影大小正常,心电图提示快心室率房颤(132次/分),心超提示中度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轻度主动脉瓣狭窄伴反流。


根据这些检查,很容易得出“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性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的诊断。但这个诊断与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不符。在药物控制患者的房颤心律后,我们再次复查心超,提示中重度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峰值压差31mmHg,平均19mmHg,属于轻度狭窄的范围,但估计瓣口面积只有0.6cm2,属于重度狭窄。

李女士明确诊断后,面临两种治疗方案,一是开胸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修复或置换+三尖瓣修复+房颤消融术,因为合并主动脉瓣小瓣环,二尖瓣环钙化等,以及肺功能、肾功能不全,手术风险STS评分大于8分,属于手术高危病例。二是经股动脉植入生物瓣膜,即TAVR,解决核心问题,二尖瓣、三尖瓣、房颤等问题药物治疗随访。

在与李女士及家属详细沟通后,决定行TAVR,术中在心超和DSA监测下,经右股动脉植入23#爱德华Sapien 3生物瓣,术前压差66mmHg,术后压差8mmHg,生物瓣启闭良好,无瓣周漏。

李女士在术后第1天,即感觉呼吸顺畅了很多,恢复的也很顺利。出院前,我特意让李女士在走一圈试试,她说,别说一圈,现在走五圈都没问题。

本文是张步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