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兵 三甲
杨兵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心内科

主动脉瓣狭窄:外科开刀(SAVR),还是介入治疗(TAVR)

900人已读

文章摘要: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群。本文介绍了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诊断和干预方式,包括外科换瓣和介入换瓣。

一、主动脉瓣狭窄概述

主动脉瓣狭窄(AS)是因为老年性瓣膜退行性变、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导致主动脉瓣钙化、粘连,瓣口开放受限。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人群中,AS 的发病率可达 2~7%,随着年龄增长显著增高;75岁以上老年人,每8个人就有一个罹患AS。有症状或伴有心力衰竭的AS预后极差,未经治疗,50%的患者生存期短于2年

图1.png

图1 主动脉瓣狭窄是进展性疾病,症状出现后预后极差

二、症状和诊断

1.典型的AS表现为运动诱发的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三联征,体检可在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2.超声心动图可以确诊。

三、干预时机

1.有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建议早期干预

2.伴有心力衰竭(LVEF<55%)的主动脉瓣狭窄,不管有无症状,建议干预。

3.正常活动中无症状,运动试验诱发症状,建议干预。

4.无心力衰竭、无症状者,如跨瓣压差≥60mmHg或最大峰值流速(Vmax)大于5m/s、严重瓣膜钙化或每年Vmax进展≥0.3m/s、脑钠肽3倍以上增高,考虑干预。

四、干预方式:外科换瓣(SAVR)还是介入换瓣(TAVR)(图2)

1.基于心脏团队对临床解剖和手术的仔细评估,权衡患者的个体风险和获益做出最佳选择。

2.外科开刀:SAVR推荐用于年轻患者(<75岁)、外科低危(STS<4%),或无TAVR血管入路者。

3.内科介入:TAVR推荐用于高龄(≥75岁)、外科高危(STS≥4%),或不适合SAVR者。

4.新近研究证实,TAVR在外科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中的疗效不劣于SAVR。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中低危患者选择TAVR,国外TAVR植入量已经超过SAVR

综上,TAVR是任何年龄段有症状、外科手术高危或有禁忌症患者的首选

图2.png

图2 选择SAVR还是TAVR的考虑因素

不开刀看好瓣膜病!


杨兵
杨兵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