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手术后放胃管你知道有什么作用吗?
文章摘要:胃管是一种常用于无法正常自主进食的患者的医疗设备,本文介绍了胃管的作用及留置胃管的注意事项。
胃管是一根细长的塑料管道,长度约105cm,头部有小孔可与胃腔相同。胃管常从鼻部插入,经过咽部、食管、贲门后进入胃腔,再用鼻贴固定于鼻翼。胃管的接口可以用来注射食物,也可以接负压引流器引流胃内的气体和消化液,不用的时候可关闭用纱布包住保持清洁。

一般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胃管?
①胃管常用于无法正常自主进食的患者,比如脑梗后呛咳、食管或贲门狭窄的患者,可以往胃管里打营养液或食糜,为患者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维持身体器官正常功能。
②胃管也可用于肠梗阻或急性胰腺炎患者,用来胃肠减压,缓解胃肠道压力。
③食物中毒患者可使用胃管间歇抽吸洗胃治疗,并可从胃管注入解毒剂。
④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插入胃管,连接负压吸引器,观察胃液颜色。

内镜术后的患者为什么要留置胃管呢?
我们知道,内镜手术在解决消化道病变的问题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其创伤小、易耐受,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和维持功能、经内镜手术的上消化道疾病(食管、胃、十二指肠)患者在清理手术创面后,会常规在创面附近留置胃管,留置胃管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减轻术后腹胀、缓解不适;
②引流胃酸、胆汁、胰液等具有腐蚀性的消化液,使胃肠道保持排空状态,减少消化液对伤口的刺激;
③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从而判断有无消化道出血;
留置胃管在减轻不适、对术后提供动态变化依据的同时,本身也会因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感,主要表现为:
①口唇干燥;
②鼻腔黏膜疼痛;
③吞咽异物感,伴随咽喉部不适;
④咳嗽反射;
⑤活动时刺激伤口部位,会感觉疼痛;
⑥恶心、呕吐。
对于患者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这里给到您一些回答。
一、一般术后胃管要留置多长时间?
术后根据病灶大小、深度及手术难度,一般留置24-72小时,用于引流胃酸、胆汁、胰液等腐蚀性消化液,促进黏膜修复,同时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对于一些创面较深较大的手术如胃全层切除或十二指肠手术,留置胃管时间可能会更久,具体情况还是要遵医嘱哦,医生会根据术后体温以及腹部体征等情况决定什么时候拔除,切勿擅自拔除胃管。
二、胃管的外露部分为什么有长有短?
对于上消化道手术(食管、胃、十二指肠),医生根据手术部位,置入的深度也不一,一般深度55-60cm,对于十二指肠降部病灶术后相对放置较深,护士姐姐们也会对胃管的刻度做好标记,便于观察。
三、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置管的不适?
①禁食、禁饮期间,每日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予甘油、石蜡油润滑口唇部;
②当您感到鼻、咽喉部不适时,可沾湿棉签或用1%的薄荷油滴鼻,必要时使用喷雾剂来缓解;
③咳嗽打喷嚏时,可用手轻轻捂住管道,必要时雾化吸入,防止发生肺部感染;
④如有恶心、呕吐等不适,请自我放松并调整呼吸,转移注意力,并及时告知你的床位医生及护士,医生会酌情给予解痉止吐类药物。
四、防止导管滑脱,我要做什么?
①胃管需要妥善固定,需要您配合我们共同来防护,做到不牵拉、移位、折叠;
②对于被动引流管道,使其保持引流通畅,对主动引流管道,应维持其有效负压;
③我们还需共同观察引流液的性状(色、量、气味、粘液等);
④倘若您的胃管发生了脱落,及时告知床位医生和护士,由医生判断是否有必要内镜下重置胃管,从而继续胃肠减压,帮助您术后恢复。
五、为什么每个人引流出来的液体颜色是不一样的?
一般内镜术后每日能引流400-600ml黄色、墨绿色或褐色液体,是胃酸、胆汁、胰液的混合消化液,根据胆汁的含量不同呈不同的颜色。术后如果出现暗红色或鲜红的液体引出,可能有术后迟发性出血可能,请及时呼叫你的床位医生和护士前来查看。
六、拔管后是不是就能正常吃东西了?
当胃管拔除后,医生会嘱咐您先饮一些温凉的水,如无不适,在院期间医生会嘱咐进食流质食物(藕粉、米汤等),出院1-2周后根据医嘱从流质逐渐过渡至半流质、普通饮食,并根据医嘱合理安排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有腹痛、发热、便血、呕吐等及时就医。

引流液如有出现以下情况请引起重视:
① 引流出的液体颜色为鲜红色或暗褐色时,莫恐慌,积极配合诊治,冷静沉着对待,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进行合理用药,必要时需要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
② 引流管内无液体流出来,也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医生会查找原因并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如调整胃管位置、冲洗胃管或重置胃管等。
总之,内镜术后如果留置了胃管,那一定是必要的,时间也是短暂的,护士也会每天更换引流装置,另外还会每日记录胃液颜色及量,与医生汇报胃管引流情况,做好拔管前后护理。我们作为患者和家属需要避免抵触心理,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术后管理,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使我们的身体可以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朱勇美,赖丽霞.舒适护理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9):207-210[2]. 魏引峰.舒适护理对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负性情绪改善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4):115-116
陈涛医生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陈涛医生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并完成了普外科和内镜专科培训。2012-2014年国家公派留学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系统学习癌症研究,包括病理学、分子与细胞肿瘤学以及临床转化研究。
工作经历:陈涛医生,副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镜科副主任。上海市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获得者,入选上海市卫健委卓越计划。兼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数据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转化医学专业组委员,美中抗癌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等。
陈涛医生拥有10年以上的普外科和内镜临床工作经验。博士毕业后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从事内镜检查以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治疗,2019年加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擅长各类内镜诊疗技术和消化道早癌筛查技术,消化道息肉、癌前病变、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微创切除(ESD、EFTR、STER等);食管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POEM等);各种梗阻性黄疸的ERCP、引流、支架置入等;消化道梗阻、狭窄的内镜下扩张和支架治疗等。除了专注于消化疾病的内镜诊治,陈涛医生还围绕“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开展了系列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ut、Annals of Surgery、Molecular Cell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多篇论著。共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5项上海市课题,获得多个科技奖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应邀发言和发表会议论文,受到同行关注和好评,获美中抗癌协会-亚洲癌症研究基金会(USCACA-AFCR)优秀学者奖、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青年学者奖等个人学术奖励。
专业擅长:
1.消化道息肉、癌前病变、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2.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微创切除(EFTR、STER等)。
3.食管动力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POEM等)。
4.胆结石、胰管结石等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各种梗阻性黄疸的ERCP、穿刺引流、支架置入等。
5.消化道梗阻、狭窄如消化道晚期肿瘤梗阻等的内镜下扩张和内支架治疗。
门诊时间:东方医院本部周一上午,南区周四下午
消化内镜科地址:
本部(即墨路150号)门诊二楼
021-38804518-33026
南院(云台路1800号)门诊三楼
021-38804518-23026
本文是陈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