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柯春林 三甲
柯春林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疗科

肿瘤患者为什么要重视营养?营养支持治疗应该如何进行?

52人已读

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不断提升,已经从十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5%,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尤其在肺癌领域,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不断进展,比如针对被称为“钻石突变”的ALK融合阳性的靶向药物洛拉替尼等新药物的不断涌现,使得越来越多的晚期肺癌患者生存预后得以显著改善,肺癌“慢病化”的希望逐渐实现。

但同时需要关注的是,“慢病”也需要有慢性病的管理办法,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因此在肿瘤治疗期间,在积极抗肿瘤治疗之余,还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久坐、缺乏运动、嗜好烟酒,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同时还要进行恰当的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治疗作为抗肿瘤的基础治疗也应该加以重视。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本身、治疗因素以及癌性疼痛和心理因素等的影响,常会导致营养消耗增多和摄入不足,继而出现营养不良和恶液质。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体重下降、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术后病死率及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肿瘤对治疗的反应降低、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等严重后果,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下降,从而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严重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而且营养不良也会导致治疗的中断,导致患者生存期减少,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如果忽视了营养问题,错过了营养治疗的时机,将造成约1/4的恶性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和消耗,而非肿瘤本身。

因此营养问题对于每一个癌症患者家属以及临床医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甚至等同于治疗的重要性。一些晚期肿瘤患者通过饮食调理,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免疫,增强自身对癌症的抵抗能力,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

但很多患者不重视营养治疗,甚至认为营养治疗可以不要,只要抗肿瘤就行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营养缺乏很可能会影响免疫力,影响身体的抗癌能力,而增强营养可以维持肌肉质量和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并发症,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期,也可以让患者更好地耐受抗肿瘤治疗并增强抗肿瘤疗效。所以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非常重要,可以说关乎抗肿瘤治疗的成败。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评估

患者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①体重的改变;②BMI体重指数的变化;③饮食量的改变。尤其体重的下降是最简单的评估指标,比如3个月内体重下降5%,如果这3个月内,肿瘤患者不是由于主动节食减肥,而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导致体重下降5%,就可以诊断营养不良。或者BMI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18.5kg/m^2,也提示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治疗策略

根据2021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推荐,营养治疗的首要形式是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并遵循三阶梯营养治疗策略,即:

1.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要贯穿于恶性肿瘤诊疗的全过程;

2. 患者经口进食不足时,推荐补充性肠内营养,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对于消化道功能基本正常,进食障碍等原因而摄入不足时可考虑管饲喂养;

3. 通过经口进食和肠内营养仍不能满足营养素的需求时,推荐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肠内营养不可行或不耐受时,给予全肠外营养。

营养治疗需要与运动锻炼相结合

运动锻炼有助于维持患者的体重和肌肉量,改善患者的肌肉强度、体能,减少抑郁疲劳,改善生命质量。营养与锻炼相结合被认为是维持肌肉功能的最优方式。

运动锻炼过程中应避免发生运动相关的损伤,以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为主。常用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打太极拳、跳健身舞等;传统抗阻力运动有俯卧撑、哑铃、杠铃等。为了维持肌肉强度和肌肉量,建议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结合进行。

运动锻炼的方式为低强度、中强度和高强度。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指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如平地骑自行车、棒球、排球、快走等;高强度运动锻炼是指运动时只能说简单的词,不需要停下来喘气,如跳绳、竞走、慢跑、游泳等。

肿瘤不同治疗阶段的运动锻炼策略不同,对于肿瘤初始治疗阶段及进展阶段,可适当加强营养治疗及降低运动锻炼的强度,根据自身体力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康复期、无病生存期合理膳食及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存期,可参照健康人群的运动方式。

柯春林
柯春林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