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舸争流,不负韶华 | 伍卫刚副教授《髋关节镜outside-in无牵引技术在髋关节滑膜软骨瘤中的应
📌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 🕘 收藏时间:2023年04月13日 📂 文档目录:我的文档/应用/微信收藏 📑 本文档由金山文档【网页转文档】一键生成
原创运医前沿运医前沿
随着髋关节镜的逐渐开展,掌握髋关节的解剖、常见入路的位置、合适的适应症、完善的术前计划和规范的关节镜技术是顺利开展髋关节镜手术的关键。
伍卫刚副教授就《髋关节镜outside-in无牵引技术在髋关节滑膜软骨瘤中的应用》作专题分享,通过文献报道、临床病例总结等分享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望广大运医同仁有所收获,以期为患者健康福祉而努力!
滑膜软骨化生(Synovial chondrometaplasia)
◆ 原因不明,滑膜的良性肿瘤,亦有医师认为是外伤、炎症、滑膜化生或迷走的胚胎组织所致。
◆ 特征:滑膜多发的软骨性、骨软骨性结节或游离体。
◆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或关节绞索。
◆ 好发于:膝、肘、肩、髋等关节。
影像学检查
X线
Ⅰ期:软骨未钙化或骨化,仅发现软组织肿胀
Ⅱ期或Ⅲ期:游离体钙化,关节腔或滑囊内钙化或骨化小结节样影
MRI
清晰显示病灶的分布,特别是显示未钙化的结节
分布:外周间室为主,少数分布在中央间室
形态:钙化或骨化小结节样游离体,少数呈现团块状、不规则形态
治疗方法
◇开放手术方案
◇关节镜微创治疗
滑膜切除+骨软骨瘤取出

髋关节镜微创治疗优势

文献报道
髋关节镜牵引状态下治疗

临床病例
优势:损伤小,恢复快,病人满意度高,牵引状态下可以同时处理髋关节中央间室病变和孟唇损伤。
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复发率,滑膜骨软骨瘤残留,髋关节镜术后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工作通道建立造成的医源性软骨或孟唇损伤,牵引后的会阴肿胀、麻木等问题。

牵引的必要性
1:传统髋关节镜入路:Inside—out,先进入中央间室。

2:中央间室[2]有病变,需要处理: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孟唇损伤,游离体等。

滑膜软骨瘤处理上
是否必需进入中央间室?
开放手术

临床病例
滑膜软骨瘤处理上
不是必需进入中央间室

文献报道
目前髋关节镜入路【1】:Outside—In,不需要先进入中央间室。

文献报道
Outside-in无牵引技术

手术过程



髋关节镜下
Outside-in无牵引技术对于关节囊切口相对较大,建议术后缝合关节囊增加关节稳定性。

取出瘤体
手术通道的选择:有效显露外周间室,清理滑膜,取出瘤体。


关节镜下
临床病例总结:术后患者活动度、疼痛度及功能评分都得到明显改善,无会阴区肿胀,麻木等牵引相关并发症。

小 结
髋关节镜outside-in无牵引技术
优势:损伤小,恢复快,病人满意度高,操作简单,活动髋关节方便,利于探查髋关节各个方位,无医源性软骨和孟唇损伤,无牵引导致的肿胀、麻木等相关并发症。
不足:①不能同时处理髋关节中央间室病变和孟唇损伤;②存在一定程度的复发率,滑膜骨软骨瘤残留。
【1】髋关节镜入路的建立应遵循两个原则:容易进入到髋关节内、避免损伤关节周围的重要血管与神经。
【2】中央间室:主要解剖结构包括股骨头及其软骨、髋臼及其软骨、盂唇、臼底、圆韧带等。

伍卫刚 副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骨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
上肢学组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
关节外科学组
保髋工作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
下肢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关节康复及微创学组委员
擅长关节运动损伤的诊治和关节镜微创手术,曾赴德国等关节和运动医学中心交流学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研究基金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和国内核心期刊论著二十余篇。
扫码加入运医前沿交流群-8
专注运动医学专科发展
关注最新学术前沿动态
编辑:心颖
校对:秋月
审核:伍卫刚副教授
投稿邮箱:yunyiqianyan@qq.com
此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运医前沿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往期推荐:
大医精诚,奋斗不息 | WASMA特辑之—吕伟教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腘绳肌腱的处理与胫骨侧可调节微钢板固定》
大医精诚,奋斗不息 | 王雪松教授《髋关节手术-关节囊切开方式变革》
大医精诚,奋斗不息 | WASMA特辑之—王健全教授《科研推动髋关节镜技术发展》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