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前有“小虫子”在飞,是飞蚊症吗?什么情况下,就需要治疗?
眼前那些弯曲的东西,你们知不知道是什么?有点像面条、DNA链,绞起绞起的东西,知不知道是什么?眼前一坨坨墨汁的东西,知不知道是什么?
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飞蚊症!因为跟它有关的谣言、错误认识真的非常多——
“医生,我眼睛里头是不是长了虫子哦,它还会扭!”
“医生,我眼前总有一群黑点来来回回,怎么都去不掉,是不是出现幻觉了?”
“医生,得了飞蚊症眼睛是不是要瞎了?”
no.1什么是飞蚊症?
飞蚊症,一种看起来和蚊子有点关系,但实际上与蚊子本身没有关系的眼部疾病。之所以被称为飞蚊症,是因为它的临床表现:正常情况下,人体眼睛中的玻璃体是透明的,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浑浊,在我们眼前就会看到黑影飘来飘去,就像蚊子一样,我们称之为飞蚊症。
no.2为什么会出现飞蚊症?
眼睛看到的“飞蚊”,其实来自于眼球内部的玻璃体。玻璃体是眼球内体积最大的结构,由98%的水和2%的蛋白复合物组成,色透明有点像果冻,对眼球起支撑和减震缓冲作用。随着年龄增大或者近视度数增加,玻璃体中的水分与蛋白复合物分离,导致玻璃体慢慢液化,形成难以降解的小块组织或蛋白碎片在水中飘浮,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飞蚊”症,即玻璃体混浊。
根据目前研究发现,玻璃体液化和玻璃体后脱离是出现飞蚊症的主要原因,还有少部分是因为视网膜裂孔等疾病原因引起的,在这些原因中,玻璃体液化占了最多的比例。
no.3飞蚊症有哪些类型?
生理性飞蚊症:主要是因老化引起的,一般不影响视力,也不影响正常生活,没有眼部器质性变化,那就属于生理性。
病理性飞蚊症:一般由眼底病理性改变引起,如视网膜裂孔、脱离、玻璃体出血等,威胁患者视力甚至致盲。一旦出现以下症状,比如伴有异常闪光,飞蚊数量突然增多或减少,视线被遮挡,视力下降甚至突然看不见,就需立即就医。
no.4如何确定是哪种飞蚊症?
1. 看症状
如果是单纯的玻璃体液化引起的飞蚊症,往往都是从少到多,从轻到重,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变多。
而如果是疾病引起的眼前漂浮物,往往是突然增加,甚至突然减少。只要是突然的变化,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2. 做检查
为了排除眼部器质性变化的原因,我们建议,如果是第一次发现自己有飞蚊症,不管你自己觉得是哪种类型的飞蚊症,都需要到医院散瞳检查周边视网膜是否有病变。
如果没有大碍,后期只需要定期随诊,或者有变化的时候再就诊就行了。
no.5哪些人更容易得飞蚊症?
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人群,发生飞蚊症的风险更高,而且在年纪较轻的时候就可能出现。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撕裂和脱落的风险也更高。
近期进行过眼部手术:手术后伴发感染、出血,也会引发飞蚊症。
40岁以上的人群:飞蚊症的发病与玻璃体老化有关,因此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高血压:容易出现眼底血管的病变,从而引起飞蚊症,比如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玻璃体出血。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正常人相比,更易造成飞蚊症。
建议以上5类人群平时注意不要过度用眼,少看电子产品,定期到眼科做相应的检查,一旦出现相应病变,及时进行治疗。
no.6飞蚊症的治疗
治疗飞蚊症先要排除是否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果是,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
- 眼底血管病变引起的,积极治疗血管病变;
- 高血压引起的静脉阻塞,需控制血压,治疗静脉阻塞;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控制血糖,治疗视网膜病变。
如果飞蚊症不是原发病引起,而是由玻璃体液化混浊造成的,比如老年性玻璃体混浊、高度近视眼单纯性液化混浊等,建议患者放松心情,逐渐适应,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含碘的药物或者食物。
这种方法可能能够缓解一部分症状,但完全治愈的可能性并不大。
根据患者情况,医生可能还会建议激光治疗,激光能够将玻璃体内混浊的部分雾化掉。
这种治疗方法能够帮助一部分患者完全治愈,另一部分患者虽然无法完全治愈,但能有效缓解症状。
no.7飞蚊症如何预防?
生理性飞蚊症一般无法预防。病理性飞蚊症,可以根据其病因和自身状况进行相应的预防:
合理用眼:平时注意不要过度用眼,尤其是近视患者,应尽量减少用眼时间,定期复查视力,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
避免眼部伤口感染:近期眼科手术后要保持眼部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
中老年人:平时要保护好眼睛,避免眼睛劳累。
本文是赵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