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发表者:庄万传 人已读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亚型,有30%-40%的患者经一线标准治疗后最终仍然复发、进展。近年来,以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为代表的靶向药物的不断进展,为DLBCL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维泊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简称Pola,商品名:优罗华,英文商品名:Polivy)是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ADC药物,因其出色的疗效在B细胞淋巴瘤领域备受关注。
维泊妥珠单抗的两项适应症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分别为: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泼尼松适用于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用于不适合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第一项适用症维泊妥珠单抗联合免疫化疗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项开放标签、非随机、1b-2期研究研究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
维泊妥珠单抗是一种靶向B细胞受体CD79b成分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已被证明单药或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活性,进一步研究中,选择了≥18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通过对美国和法国的11家医院和卫生中心进行的1b期剂量递增和2期剂量扩展研究。该研究发现在接受推荐的2期剂量的6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最常见的3级或更严重不良事件30%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8%为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9%为血小板减少症。在接受推荐2期剂量的70例患者中,27%发生了1级周围神经病变,11%发生了2级周围神经病变,3%发生了3级周围神经病变。随访期间报告了4例死亡:2例与治疗相关(1例心房颤动并发症和1例感染性休克),2例死于疾病进展。未接受维泊妥珠单抗推荐2期剂量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1.5个月(IQR 16.7 ~ 24.3)。89%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达到了总体缓解,77%患者完全缓解,12%患者部分缓解。
总体来说,维泊妥珠单抗纳入R-CHP或G-CHP的安全性符合预期,为后续研究打下很好的基础。
202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进行的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性3期试验的良好数据对与优罗华的第一项适应症成功获批功不可没,研究对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中危或高危DLBCL患者使用了改良方案(pola-R-CHP),用维泊妥珠单抗替代长春新碱。最终结果中位随访28.2个月后,pola-R-CHP组无进展生存的患者百分比显著高于R-CHOP组76.7% vs 70.2%,两组的2年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88.7% vs 88.6%,死亡风险比为0.94,两组的安全性相似,提示改良后的方案结果更优。
基于维泊妥珠单抗在既往研究中展现的高缓解率,未来还可探索维泊妥珠单抗作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治疗,或联合双特异性抗体等新药,减少疾病进展风险,助力减轻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负担,让更多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距离“治愈”更进一步。
本文是庄万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