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董晓 三甲
张董晓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乳腺科

《乳管镜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305人已读

乳管镜 (fiberoptic ductoscopy,FDS)又称乳腺纤维内窥镜,是乳头溢液患者的首选检查。其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导管内可直视、可实时采集静态及动态影像记录的特点,已经成为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主要诊断及辅助治疗工具。

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乳管镜包括德国Schoelly乳管内窥镜、日本Fiber Tech超细纤维乳管内视镜、国产苏中硬性纤维乳管内窥镜以及博莱德乳管内窥镜。鉴于乳管镜操作手法精细、需要一定学习曲线、加之镜体价格昂贵,操作不当极易损伤镜体,且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关于乳管镜的适应证、禁忌证、设备及人员配置、检查前准备、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镜下辅助治疗、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国内尚无统一规范。为普及乳管镜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优化和标准化其技术操作规范,提升我国乳管镜诊疗整体水平,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乳腺病分会专家组充分研究,并结合国内外成果、相关文献,充分讨论修改后达成此共识,供临床参考。

1 乳管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1 适应证

(1)病理性乳头溢液:包括血性、浆液性、水样等各种颜色及性质溢液[1-4]。鉴于血性溢液者患乳腺癌风险显著高于非血性溢液,对血性及浆液性溢液尤其推荐乳管镜检查。此外,行乳管镜下灌洗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推荐收集乳管内脱落细胞行细胞学检查。

(2)乳晕区及乳晕周围的乳腺炎:因乳管近端堵塞,乳管内分泌物、脱落细胞、炎症细胞堆集,从而造成的乳腺的急、慢性炎症,可行乳管镜下冲洗,疏通病变乳管,达到引流的目的[5-8]。

(3)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需进行乳管镜下乳管内操作者:乳管镜检查发现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行选择性病变乳管切除或病变乳管所在腺叶切除时,推荐在乳管镜下置入定位导管、导丝或定位针以定位病变的乳管,再结合染料法定位病变乳管所在的腺叶,实现精准切除;如果术中或术后病理提示为恶性,则按乳腺癌诊疗原则进行[9-12]。

1.2 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1)乳头内陷者;(2)乳腺炎使用乳管镜检查可能会导致感染加重者[13];

绝对禁忌证:(1)不能耐受乳管镜检查者;(2)存在精神或心理疾病,无法配合者。

2 设备配置及指标 (以国产苏中乳管镜为例)

2.1 乳管镜主要包括纤维镜、冷光源系统、摄像系统、显示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记录系统等。

2.2 乳管镜为分体镜,镜鞘套在镜子外面,通过三通形成镜子、注水以及器械操作三个通

道,镜子与镜鞘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更方便实现乳管镜直视下的留置导丝、钩针定位以及切除活检等各种精细操作。由于镜子与镜鞘是可以分离的,而且三通有一次性配置,所以消毒更加彻底。

2.3 乳管镜为6000像素,直径0.55mm;镜鞘直径分为0.75mm、0.85mm、0.95mm、1.1mm;用于诊断时,可以选择0.75mm或0.85mm镜鞘;用于镜下治疗时,可以选择0.95mm或1.1mm镜鞘。

2.4 乳孔扩张探针、无损伤平头针以及延长管等,需要额外单独配置。

2.5 如开展全麻下乳管镜检查,还需要配置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

3 人员配置

(1)人员:鉴于已有研究表明,连续四次成功的乳管镜检查被确定为达到熟练程度,一般需要平均13次的乳管镜操作训练[14],故乳管镜操作者应由接受过系统培训、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担任。此外,熟悉并能处理乳管镜检查的并发症也是必须的。对于行全身麻醉的患者,需要配备麻醉医护人员。

(2)地点:乳管镜室、手术室、或符合院感要求的治疗室。

4 乳管镜检查前准备

4.1 患者准备

(1) 详细询问患者现病史、过敏史,完善乳腺超声、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以及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2) 尽量选择避开月经期。

(3) 术前应详细告知患者本人及其委托人现有和替代诊疗方案,以及关于乳管镜诊治技术的目的、利弊,乳管镜检查及镜下治疗、操作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处理方法等事项,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4) 通过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以缓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4.2 物品准备

乳管镜、乳孔扩张探针、无损伤平头针、延长管、消毒棉球、无菌孔巾、换药包、麻醉药品、 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5 乳管镜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1)患者取仰卧位,乳房消毒后,铺无菌孔巾。(2)检查者位于患者需要进行检查的乳房一侧,用一只手垂直牵拉其乳头,在其乳头的小凹处找到溢液乳孔,另一只手持小号扩张探针,由其溢液乳孔垂直探入到乳腺管中,对其乳孔进行扩张。(3)用无损伤平头针沿已经扩张的乳孔注入麻醉药物到患者的乳腺管中,待患者麻醉生效后,依次用乳孔扩张探针对乳孔进行逐级扩张。(4)当乳孔扩张满意后,将乳管镜沿着病变乳孔进入乳腺管,逐级循腔进镜,一边检查一边摄片记录。(5)同时对患者的乳腺管进行注液扩张及冲洗,并根据进镜的深度及光源的位置确定其病变的位置。观察各级乳管内情况,记录乳管是否扩张、管壁是否僵硬、管腔内液体颜色、有无絮状物及新生物等。出现新生物时记录新生物的位置、形态、数量、颜色及距乳头的距离等。(6)对需进一步手术治疗者,可给予留置定位导管、定位导丝或定位钩针。管腔内无新生物或表现为可冲洗的沉积物、絮状物等时,根据腔内情况描述记录即可。(7)乳管镜检查结果如果与临床症状或其他检查结果明显不一致时,建议二次进镜检查,防止漏诊。(8)检查完毕后,可轻柔按摩乳房,排出注入的生理盐水,乳头消毒,无菌纱布覆盖。(9)告知患者需保持乳头在24h内无菌干燥。


张董晓
张董晓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乳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