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牙龈、龈沟和牙周袋
牙龈,俗称“牙床”,有的地区也叫“牙花儿”,紧紧地包裹住牙齿,它和下方的牙槽骨一起,是牙齿生存的土壤。牙龈指紧贴于牙颈周围及邻近的牙槽骨上淡红色的软组织结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人的十项标准中,第8条为“牙齿无洞,无疼痛,牙龈不流血”,其中就提及了牙龈,可见牙龈对于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正常的牙龈是粉红色,形态呈刃状,菲薄而紧密地贴伏在牙面上,质地坚韧而有弹性,而且在刷牙或咬硬物时不会有出血或疼痛的状况。

示意图1:牙龈、龈沟和牙周袋
即使牙龈紧贴于牙面,也存在一个生理性的间隙,我们称这个间隙为龈沟(见示意图1左侧),在正常情况下,龈沟的底部位于牙颈部,也就是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深度不会超过3mm。如果受到牙石等脏东西的慢性刺激,牙龈会出现红肿,龈沟底部会往牙根的方向移动,逐渐加深(>3mm),因形似口袋,被称为牙周袋(见示意图1右侧和示意图2)。

示意图2:龈沟和牙周袋
大家可以仔细对比一下示意图2的左右两侧,左边这个裤子口袋比较浅,装不了什么东西,可以类比龈沟。而右边这个红色的裤子口袋比较深,比较大,所以装的东西也比较多,可以类比牙周袋。牙周袋,顾名思义其实就是牙周的口袋,而装的东西,也就是细菌和矿化形成的牙结石。如果口袋浅,那么能容纳的脏东西就少,而且比较容易掏出来;如果口袋深,那么能容纳的脏东西就多,越靠近牙根方向的脏东西往往越难掏出来。
这些龈沟和牙周袋内的脏东西如果持续堆积,得不到清理的话,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会刺激牙龈和下方深层的牙周组织,引起牙周炎,那么什么是牙周炎呢,我们将在下一节科普中详细讲解。
本文是邹沛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