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腾片,该如何“泡”?
当下,泡腾片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不少人喜欢在工作或学习时,放一片泡腾片到杯中,泡成一杯酸甜可口的饮品,同时享受着滋滋作响的气泡上下翻腾的美妙乐趣,不仅有趣好玩,而且快捷方便。
可是,这么好玩的药片,该如何“泡”?可以直接服用吗?
一直以来,泡腾片都被认为是一种安全、使用方便的剂型,“泡”它就是小菜一碟。但是一旦泡腾片使用不当,让它“生气”了,后果可能很严重喔!如果采用错误的方式服用泡腾片,甚至有可能会导致窒息死亡!!
应用泡腾片的时候,绝对不要干吃!不要吞服!
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崩解剂,如果直接进入口腔,遇口腔唾液会启动崩解过程,产生大量气体。如果通过食道进入胃肠道,会引起腹胀、腹痛、打嗝等,如果进入呼吸道,会引起呛咳,严重时会影响呼吸。
直接把泡腾片放入口腔,相当于把嘴当成杯子,药物崩解的全过程都在嘴里进行,短时间内会生成大量气体,很容易影响呼吸,甚至出现窒息。所以,必须记住,泡腾片是给您“泡”的,不是直接给您吃的!
泡腾片现喝现泡
泡腾片崩解是利用钠盐和水反应的原理,并非用高温“烫化”,因此并不需要用开水冲泡,一般用40℃左右的温水就能冲开。尤其是富含维生素成分的泡腾片,开水冲泡反而易导致营养物质流失。例如维生素C不耐高温、易被氧化,如果用开水冲泡,会严重影响吸收效果。同时建议,现喝现泡,一旦放置过久,溶解于水中的药物会因氧化而失效。
泡腾片也不能用茶水或饮料泡服,因为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可能有害的物质。所以,泡腾片+40℃左右的温水=神仙侠侣。
“没消气”就喝,让人“喘不上气”
泡腾片崩解全过程一般需要1~5分钟。口服泡腾片一定要待片剂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切不可直接吞服。否则未完全崩解的药物进入口腔后,将继续进行崩解过程,会产生大量气体,严重时会影响呼吸。
泡腾片一般放气的时候,会持续在5分钟左右,当然也要看泡腾片的大小,以及放水的量。一般5分钟后,就不会再听到滋滋滋的声音了,这个时候,您就可以舒舒服服饮用啦。但还要提醒一下,泡腾片泡水时,杯盖尽量不要拧太紧,以免瓶盖爆出,水花四溅,被水烫伤。
泡腾片,不要贪服喔!
很多人把维生素C泡腾片等当成日常服用的营养补充剂,或是随身必备用来缓解疲劳的饮品,想起来就泡一片。大家千万注意了,泡腾片不是糖,可不能吃得这么随意!
长期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会给人体带来很多的副作用: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皮疹等症状,还可能增加肾结石、深静脉血栓的患病风险。维生素C、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常用药物的泡腾片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钠,且这种途径摄入的钠常被忽视,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者,应慎用或少用泡腾片剂型。
需要服泡腾片者应注意控制用量,并在饮食中限制食盐、酱油等含钠调味料的摄入。而且,泡腾片因为含有酸性成分,可能会对牙齿有一定损害。所以,泡腾片好喝,也不能贪杯喔!
外用泡腾片,当心误服!
不是所有的泡腾片都需用水溶解后服用。泡腾片分为口服泡腾片和外用泡腾片,外用泡腾片不需用水冲泡。有些外用剂型刺激性较大,如果被误服,会十分危险。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看清楚说明书,一定要分清楚是外用的还是口服的,并避免将其放在儿童容易获得的地方。
小小泡腾片,储存讲究多
泡腾片含有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成分,遇水后会迅速生成碳酸,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泡腾片的储存,说明书都会写:存放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部分外用的泡腾片对储存温度还有严格要求,如部分妇科外用泡腾片要求4~8℃储存。建议您,取药时咨询药师,以获取储存和使用方面的专业指导。
【部分来源:上海药讯】
本文是练华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