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袖式切除手术的快速康复
早上查房,昨天手术的老朱带着笑容跟我打了招呼。术后不足12小时的他呼吸心跳稳定,引流液很少且毫无漏气。早晨,他已经开始下床站立,活动了。
半月前,年过6旬的老朱由于胸闷、咯血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右上肺中心型鳞癌。CT显示,肿瘤较大,直径>5cm,且与肺动脉、奇静脉等几个大血管关系密切。更麻烦的是,支气管镜检查显示,肿瘤侵犯了右肺上叶支气管的管口,这意味着常规地从支气管管口部位切除右肺上叶必然会造成肿瘤残留。如果想完全切除肿瘤,并保留正常的右肺中、下叶功能,老朱必须做高难度的肺袖式切除手术,当地医院不能完成,于是经人介绍找到了我。

袖式切除手术示意图
肺袖式切除-简称袖切,是一类复杂的肺叶切除重建手术。如上图:当肿瘤位于肺叶支气管开口时,单纯切除相应肺叶会造成肿瘤残留,因此,要完全切除肿瘤,需要切除相应肺叶支气管及相连一段主支气管,称为袖式切除。肺叶袖式切除后,外科医师还要将余肺支气管与主支气管重新缝合连接,这样就保留了正常的肺叶,避免了全肺切除的后果。还有更复杂的情况:如果肿瘤不仅侵犯了支气管的开口,还侵犯了旁边并行的肺动脉,那么,对肺动脉也要采用类似支气管切除的技术,切除受肿瘤侵犯血管段,再重新缝合对接血管,这就是所谓江湖顶级难度的“双袖式”手术了。如果能够在几公分的微创切口下完成这类手术,无疑是难上加难。
袖式手术为什么难?其一,这类手术多应用于中心型肺癌,肿瘤与肺动脉、静脉等大血管关系紧密, 肺动脉主干是全身最大的血管之一,时时刻刻都有全身一半的血流经过,手术稍有差池,就会造成大出血甚至不可控的后果。手术风险可想而知。其二,手术后,对接的支气管如果裂开,则会污染胸腔、腐蚀旁边的大血管,造成致命的感染出血。因此,这类手术必须精准细致,保留好支气管的血液供应,以免影响愈合;在微小切口和刁钻的进针角度下,每一针都要精确对位,吻合可靠,打结一针不乱,确实非常困难。综上,我们可以大致知道,袖式切除是医生通过更复杂的技术,为患者切除病肺的同时,保留了宝贵的健康的肺组织。与全肺切除相比,袖式切除更加“微创”,它使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患者有了手术根治的机会;更多保留的肺组织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好,病残、死亡率更低。同时,对肿瘤切除的彻底性与全肺切除相仿。
2011年,我个人完成了第1例胸腔镜下肺袖式手术,当时能够完成这类手术的可谓凤毛麟角。如今,越来越多的的医生技术不断突破,具有了镜下微创袖切手术的能力。这些年,我个人完成微创袖式切除手术>60例,积累了微创袖切的丰富经验。这类复杂的手术通常2小时即可完成,出血20ml,恢复同常规的肺叶切除一致,像老朱这样的患者,术后3-5天即可出院。
外科之路,充满艰险,微创袖式手术给我带来挑战,但患者康复时也给我带来如释重负的欣慰和自信,我喜欢这种感觉
本文是侯广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