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姜文娟 人已读
文刘亮博士
最近来我这里寻求帮助的青少年家庭又多了起来,而其中大部分父母的抱怨都惊人的相似,比如“孩子不像以前那么乖了,什么都不听我们的了”,“以前孩子什么都跟我们讲的,现在都不跟我们说话了”,“搞不懂,为什么现在我一说话孩子就炸毛”,“管她吧,她嫌我们烦。不管她吧,她又说我们冷落她。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作为医生,我多少能体会到父母们的无奈,但仔细一总结就会发现,这些为孩子抓心挠肝的父母都有一些共同点,那就是:睁不开眼、打不开耳朵、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
█ 睁开眼
啥意思呢?先来说睁不开眼。许多父母会有这样一个认知:孩子是我生的我养的,他想什么,要什么,我最清楚了。
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非也!说句玩笑话,用曾经到我这里就诊的一个学霸女孩的话讲,这样的父母是得了“刻板印象妄想症”。他们始终觉得孩子就应该是自己心目中一直所认识的那个样子。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除了个头儿长高以外,思想上到底还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
不知道这些父母是真的看不到孩子的改变,还是潜意识地在“装睡”,不想让自己看到孩子的变化。一部分父母可能始终沉浸在自己的自恋所营造出的,那个由“理想”的父母和“理想”的孩子所组成的“理想”家庭的幻象中,不愿出来。
这样的父母往往在看到孩子有新的想法,做出一些和自己三观相悖的举动时,容易产生一种天塌地陷的感触,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一直坚守的那个“理想家庭”的幻象破灭了。
就像一位因为和儿子冲突来我这里咨询的妈妈说的:“我一直都很想念过去的那个他(儿子),乖巧可爱,没事就会钻到我怀里要抱抱亲亲。结果现在他根本不和我讲话,什么都不听我的了,我觉得我正在失去他,我的世界奔溃了。”
这位悲伤的妈妈有一段不幸的婚姻,一段不满意的职业人生,让她只能把前半辈子的失望和遗憾都化作万千的情感投递给儿子。她现在看到和需要的,不是真实存在于当下的,在她面前的儿子,而是过去那个乖巧而长不大的,能帮她构筑“理想家庭”幻象的,让她能一直活在这种幻象里的儿子。
这样的父母出于本能反应容易做出两种事:要么死命地想要把孩子掰回来,让孩子继续维持自己期待的理想模样;要么让自己变得悲伤无助,让孩子同情和放不下自己,用内疚绑架孩子。前者容易引发亲子之间直接的冲突,而后者则容易让孩子进退两难,没法安心长大离家。
面对这样的父母,我经常会建议他们“睁开眼”,好好地重新看看此时在他们面前的孩子,看看孩子究竟和以前那个小宝宝有哪些不同,看看孩子现在到底是怎么看待自己、父母、家庭和世界的。
我发现,当许多父母愿意真的睁开眼,发自内心地去看到、接纳和欣赏孩子的变化,愿意抱着好奇的心情去了解孩子的举动时,亲子矛盾反而得以化解。
所以,敲黑板划重点,和青少年相处的第一核心原则是:“睁开眼”。
█ 打开耳朵,管住嘴
与青少年相处第二个原则是“打开耳朵,管住嘴”。
许多容易和青春期孩子起冲突的父母都有容易踩一个沟通“雷区”,那就是:在还没有打开耳朵认真听明白孩子想讲的事情之前,就急着要张嘴阐述自己的观点,高谈阔论一番,想要孩子接受自己的“真知灼见”。
我记得曾有一位因为和女儿大打出手来我这里咨询的爸爸就这么跟他的女儿说:“我的人生阅历比你丰富那么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我的想法肯定比你的更对,你就应该听我的”。
女儿在听到爸爸这番充满轻蔑的话语后既委屈不堪,又气愤不已,她留着眼泪对爸爸说:“你总是这样,永远只顾着自己要说的,永远都只想着把你的想法强加给我,你从来不会真正耐心听我想讲什么。我不是你的附属品,我有我的想法,我需要你尊重我!”
然而,这位爸爸依然不为所动,继续轻蔑地说:“你一个小屁孩儿,能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啊?”结果可想而知,这番话换来的是女儿更加激烈的反抗,直至最后彻底休学在家。
这种“打不开耳朵,管不住嘴”的父母,常常让孩子在他们面前体会到满满的挫败感和绝望感。长此以往,对孩子自尊的建立会造成致命打击。
因为,孩子会觉得不管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被父母轻视或忽略,父母都接收不到:“说了等于白说,说了也没用,反正父母根本不在乎,那我就不说了”。
这种“自己所说和所做的一切被父母视为空气”的感觉,最容易从根本上打击孩子的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因为对每个人而言,没有什么打击是比被别人当作空气来得更重的了。
而青春期的孩子,又恰恰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和在意,他们更加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身边重要的人听到和理解。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父母会问:“那如果孩子的想法明显违背常理、道德或法律,我们难道也要无条件顺着他,全盘接受吗?”
当然不是!请注意,我前面一直强调的并不是父母要毫无底线地顺从孩子,让他们“肆意妄为”,我一直强调的是:父母在和孩子商讨之前,首先要“打开耳朵”,也就是打开自己接受信息的通道,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想法起码父母是愿意听进去的,而父母同不同意则另当别论。
换言之,父母从价值观上接不接受孩子的观点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让孩子首先感觉到父母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愿意尊重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 — “如果我觉得我说的话你压根儿就没兴趣,不愿意听,那后面的协商,包括你想传递给我的想法都免谈。”
打个比方,和青春期孩子沟通有时候就像一场“亲子学术讨论会”:我可以不接受你的观点,但是我会尊重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我只是和你就事论事地讨论这件事情,在不违背基本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我们双方可以尽量达成一种“对双方话语权保持基本尊重的求同存异”的状态。
父母可以坚持自己的底线,不一样要全盘接受孩子的所有观点和行为,但要尊重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当孩子表达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耐心的倾听,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观点父母是愿意听到的,父母是尊重自己表达观点的权力的。
因此,我常建议父母和青少年交流时要“管住嘴”,有节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就事论事,一句话能说完的事尽量不要变成两句、三句甚至十句去表达,更不要偏离了原本和孩子讨论的话题,不停地翻旧账,甚至对孩子进行人格评价和攻击。
█ 迈开腿
和青少年相处的最后一个要点,就是“迈开腿”。也就是在孩子遇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难题向父母求助时,父母能够“撸起袖子,迈开腿”,在征得孩子同意以后,提供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层面的帮助。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提醒,就是父母千万不要凭着自己的想法,想当然地去做一些自认为对孩子有帮助的事情。
比如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个爸爸,在外面生意做得很大,特别有职业成就感,做事特别有主见。他的儿子上高中后觉得学习压力大跟不上,就跟父母吐了吐槽,可能也只是希望父母可以在语言上安慰和鼓励一下自己。
结果这位爸爸就反应过度了,他在没有和儿子商量的情况下直接去学校找了儿子的班主任,又是说好话又是要送礼,想让班主任找班上学习好的同学带带自己的儿子。
班主任觉得这样不妥,但跟这位固执己见的爸爸又说不通,只得第二天单独找男孩谈了一次话,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男孩。结果男孩特别愤怒,他觉得爸爸这样做让自己在班上特别没面子,因为这件事让班上不少同学知道了,他们背后议论男孩,说他是个凡事都要父母出面的“小宝宝”。
这就是典型的父母“好心办坏事”的例子。所以,我经常建议父母在帮助青春期孩子时既要迈开腿,但同时步子也不要迈得太大,更不要在涉及孩子自身的关键决定上太武断地把步子迈到了孩子前面去。
换言之,凡事在采取行动前记得问问孩子:你需要我们父母为你做什么?我们做到什么程度你觉得算合适?哪些事儿是你希望我们不要做的?
总之,就是得接受“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凡事皆需要妥协”这样一个现实。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