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朝阳
主任医师
哈医大一院
肝脏外科
【科普】得了胆囊的疾病,该怎么治疗?
55人已读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医疗水平飞速发展,各种疾病也被很快发现,胆囊疾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规律紊乱都是引起胆囊疾病。
在外国都会出现因为轻微伤久治不愈而要命的事,在中国基本就是医疗事故了,更何况是消化疾病。
胆囊常见的疾病主要有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
由于胆囊内浓缩的胆汁因为某些原因停留时间过长,使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胆汁积存在胆囊内逐渐增大,形成结石,对胆囊壁产生刺激,从而发生炎症反应,引起相应的症状。
胆囊疾病常见于成年女性
20%--40%的胆囊结石病人可终身无症状有症状的患者表现为:
a. 进食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伴嗳气、呃逆等
b. 体位改变后,结石容易嵌顿于胆囊壶腹部或颈部时,发生胆绞痛。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疼痛,可向肩胛部或背部放射,多伴恶心、呕吐。
c. 黄疸
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好我们的胆囊?
首先要合理饮食,规律饮食,早餐要吃好,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有:猪脑羊脑、动物内脏、鸡蛋的蛋黄、鱿鱼、贝壳类
适量饮酒及饮料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B超是诊断胆囊疾病最直观最便捷的检查手段。
发现有胆囊疾病,就应该积极治疗,避免因拖延加重病情,
很多患者就是不相信医生推荐及时治疗,于是现在都推荐先保守治疗,等严重了再治疗,但是这样对于患者的危害更大。
医患问题影响到就医已经不是简单的事情,而医患的不信任还会继续,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推荐大家尽早治疗,科学治疗,避免疾病加重。
本文是陆朝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