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笑雷 三甲
刘笑雷 副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普外科·肝胆胰外科二部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治进展-第6期

1584人已读

刘笑雷 中日友好医院

本期为各位病友分享的是3篇近期发表的关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这些研究对我们将来的治疗选择和研究方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第一个研究结论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增刊),是前几年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个临床试验,该研究从2017年起开始前瞻性纳入无法手术切除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使用单药“曲美替尼”治疗,计划至2023年纳入27例患者。2021年该研究团队初步公布了其前期的研究结果,共有41名患者最终接受了曲美替尼治疗,仅有3名患者临床评价为PR(肿瘤退缩达30%),客观缓解率仅为7%。该研究设计时,将合并TAZ-CAMTA1基因易位融合作为一个标准,而对于合并TAZ-CAMTA1基因易位融合的26名患者,无一位患者出现PR,客观缓解率为0%。该研究结果未能达到最初设想的治疗效果。

第二个临床研究结果同样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增刊),该研究者回顾性研究了226名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史,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其生存期有延长的趋势,但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作者之所以会进行这项研究,是因为有基础研究证实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进展与Hippo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而他汀类药物有抑制该信号通路的作用。因此,该研究的作者回顾性的总结了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生存情况,发现有延长的趋势,但受限于患者群体数量有限,并未达到有明确的统计学差异,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去验证。

第三个临床研究发表在《Cancer Medicine》,是一个国际间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包括来自意大利、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共计24个医学中心。该研究回顾性总结了73名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其中使用蒽环类化疗的客观缓解率(PR,肿瘤退缩30%以上)为3%,肿瘤稳定率(SD)为76%;使用白蛋白紫杉醇化疗的客观缓解率(PR)为9%,肿瘤稳定率(SD)为55%;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客观缓解率(PR)为7%,肿瘤稳定率(SD)为73%。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对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而言,仍缺乏非常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

通过上述三个临床研究我们有以下几点可以总结:1.之前被寄予厚望的曲美替尼临床试验以失败告终,该研究并未达到其预先设计的治疗效果;2.该肿瘤确实非常罕见,这也是目前临床研究进行的最大障碍和困难,即使国际间的合作,往往也很难汇总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3.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在将来有可能为该罕见肿瘤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曙光。另外,我想表达一下我个人的经验和观点:第一,对于该罕见肿瘤,不同原发部位其疾病恶性程度明显不同,对于药物治疗的反应也不相同。由于该肿瘤罕见,上述研究都是将所有部位的患者放在同一个治疗体系下管理,这是导致上述临床研究失败的可能原因。通过我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不同原发部位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其有效治疗方案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对于肝脏原发的患者,西罗莫司+干扰素的方案治疗有效率非常高,应作为首选。第二,虽然上述研究结论都不是十分理想,但确实也给我提供了一些治疗上的参考。第三,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治疗领域,尤其是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治疗方面,我们确实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治疗效果,目前我所接诊的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已超过180例,全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已超过230例,第三篇研究中提到国际上24个医学中心一共仅收集到73名接收药物治疗的患者。由此对比可见,我们确实在该罕见肿瘤的治疗方面全球领先。

文献来源:

1. Frezza AM, Ravi V, Lo Vullo S, Vincenzi B, Tolomeo F, Chen TW, Teterycz P, Baldi GG, Italiano A, Penel N, Brunello A, Duffaud F, Hindi N, Iwata S, Smrke A, Fedenko A, Gelderblom H, Van Der Graaf W, Vozy A, Connolly E, Grassi M, Benjamin RS, Broto JM, Grignani G, Jones RL, Kawai A, Tysarowski A, Mariani L, Casali PG, Stacchiotti S. Systemic therapies in advanced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 A ret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case series from the World Sarcoma Network and a review of literature. Cancer Med. 2021 Apr;10(8):2645-2659. doi: 10.1002/cam4.3807. Epub 2021 Mar 13. PMID: 33713582; PMCID: PMC8026938.

2. Seavey CN, Pobbati AV, Rubin BP. Unraveling the Biology of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a TAZ-CAMTA1 Fusion Driven Sarcoma. Cancers (Basel). 2022 Jun 16;14(12):2980. doi: 10.3390/cancers14122980. PMID: 35740643; PMCID: PMC9221450.

3. P10015/SARC033: A phase 2 trial of trame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EHE). (https://ascopubs.org/doi/abs/10.1200/JCO.2021.39.15_suppl.11503)

4. Modulation of YAP/ TAZ by statins to improve survival in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EHE). (https://ascopubs.org/doi/10.1200/JCO.2020.38.15_suppl.e23527)

刘笑雷
刘笑雷 副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普外科·肝胆胰外科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