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害人:用检测IgG作为指导食物过敏防治


害人:用检测IgG作为指导食物过敏防治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儿科 主任医师 郑成中
以检测过敏原IgG指导食物过敏患儿是错误的,确诊食物过敏的金标准只有一个!
孩子吃某种事物(牛奶、鸡蛋、水果、坚果、海产品)出现肚子痛、拉肚子、大便带血或者便秘、皮疹,等等,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怀疑宝宝食物过敏呢?
为了验证这一点,或许带孩子去做过敏原检测,找出过敏原抽血化验一下就能得出准确结果,过敏原马上就能轻松规避。
有些过敏原检测结果往往会给你一个错误的诱导,让你认为孩子这也过敏那也过敏,啥都不能吃......
什 食物过敏的病因机制,是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将某种正常的食物,识别成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并进行免疫攻击,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反应。
根据过敏反应,通常分为速发型过敏和迟发型过敏。
所以:食物过敏反应可由IgE介导、非IgE介导,或者两者皆有。
既然知道了过敏可由IgE介导,那我们接着来讲怎么检测过敏原。抽血检测过敏主要有两种,一是特异性 IgE 检测,另一个是食物特异性 IgG 检测。
有些医院或医生没有学懂IgE和 IgG在过敏性疾病中的意义,说IgG能查上百种,所以建议家长通过IgG查过敏食物,完全让孩子忌口。
食物IgG检查结果和食物过敏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特异性IgG是保护性抗体,其升高提示患儿对这种食物已经自然耐受,不产生症状,也就是说,可以吃这种食物,而不是回避。研究显示 IgG 可抑制 IgE 介导的免疫反应,当 IgG 升高时,不仅不代表过敏,反而意味着机体更耐受这种食物。
所以说,通过某种食物相关的IgG水平升高来判断哪些食物过敏,是完全错误的。通过检测食物IgG把阳性结果分级成轻度、中度和重度,并建议重度的别吃,中度的间断吃,轻度的少吃,这是误导、害人!
要真按这个表来喂养,孩子还能吃什么......
接下来,桥黑板说重点重点:
怎么知道宝宝对这个食物过不过敏呢?
确诊食物过敏的金标准只有一个
诊断食物过敏不能简单一个检测报告单就能确诊的,它需要由过敏免疫科或儿科医生,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情况判断可能的过敏原,在既往病史无法判断过敏原的情况,再进行过敏原IgE检测。
但是,过敏原IgE检测只是一个筛查试验,结果阳性并不代表一定过敏,它只是提示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只提示IgE介导的过敏,也不是确诊的依据。特异性IgE的水平越高,存在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就越大,却不能说明孩子一定对这种过敏原是过敏,必要时,采取回避-激发试验来确认。
确诊食物过敏的金标准只有一个——食物回避-激发试验(食物激发试验)。由于食物激发试验具有诱发严重过敏的风险,检查需慎重。因此,家长若怀疑孩子因吃了某种食物导致不严重的过敏,建议先回避可疑食物,下次再吃又出现类似症状在做专业检查。食物回避-激发试验的方法,自行找过敏食物:第1步 追溯 回忆孩子有不适症状前吃的食物,列入怀疑清单;第2步 回避 在接下来的饮食中,完全排除孩子怀疑清单中的食物,如果孩子过敏症状改善或消失,这时可高度怀疑孩子的过敏与该食物相关。第3步 试探 有意识地给孩子少量高度怀疑的食物,细心观察孩子反应,如果同样的症状重新出现,那么基本证实对此食物过敏。
如果确定孩子食物过敏,是不是就以后都不能吃呢?这得看情况,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大部分的食物过敏可以自然耐受。
1.如果反应轻微,只是发生口周红疹、瘙痒等,可以隔一段时间继续试着少量尝试,通常都会很快适应。
2.如果反应明显,发生全身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腹痛、严重呕吐、便血等,可以暂停添加这种食物,3个月到6个月之后专业医生指导下尝试。
3.如果反应严重,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严重的咳喘、甚至过敏性休克,应紧急就医,确定过敏原后要尽量避免。
最后总结一下,食物过敏主要是根据症状来判断的,过敏原IgE检查只是处于辅助地位,没有症状支持的检查结果无法诊断食物过敏。食物IgG检查结果提示已经耐受过敏,是可以进食的标志,不是回避的指征,通过检测食物IgG来找食物过敏原,指导防治,不仅费钱,还坑娃!
本文是郑成中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