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齐虹 三甲
齐虹 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眼科

不到50岁就老花眼了怎么办?

318人已读

老视,俗称“老花眼”,指的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而睫状肌功能减弱,眼的调节能力不可避免地逐渐下降,大约在40~45岁开始,开始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而且无论屈光状态如何,每个人均会发生老视。


检测调节功能的项目包括调节幅度、调节反应、正/负相对调节和调节灵活度等,分别反映了人具有的最大调节力、眼睛对一定调节刺激所作出的调节反应、集合相对稳定时双眼所能增加和减少调节的能力和调节变化的灵敏度等。随着年龄增长,眼的调节力下降,使人出现视近困难、眼疲劳等老视的症状。

老视的解决方案主要有配戴框架眼镜、配戴隐形眼镜和老视手术。配戴框架眼镜是解决老视最简单而安全的方法,且可随老视程度的变化随时调整镜片度数。但日常生活中频繁取戴眼镜可能较为不便,渐进多焦点眼镜不需频繁摘戴,但周边视觉可能不佳,增加老年人的摔倒风险。

老视的矫治手术分为角膜手术、晶状体手术和巩膜手术。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通过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层塑形,以同时满足远视力和近视力的调节需求。晶状体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既可以视远、视近,也可以解决晶状体混浊及其他功能障碍。晶状体屈光手术更适用于白内障的老视患者群体,它的矫治效果较为持久、稳定,术后满意度高。对有手术意愿的患者,应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适应症和风险,并需要严格的术前检查评估,才可以实行手术。




齐虹
齐虹 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