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筠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了解肠息肉:常见的结直肠息肉及筛查建议

发表者:张正筠 人已读


肠息肉是什么?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肠息肉的检出率也在逐渐增加。今天,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肠息肉。

肠息肉

肠息肉是一小块上皮细胞,在结肠或直肠的肠腔内壁形成一个小突起或过度生长。根据性质的不同,肠息肉主要分为非肿瘤性和腺瘤性两种。

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也被称为结肠腺瘤。从结构上看,腺瘤性息肉根据其增长模式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和管状绒毛状。管状增生具有小孔,横截面观察时可以看到管状结构。绒毛状增生则看起来像带有分支的小树,而管状绒毛状则呈现出管状和树状结构的混合形态。这种分类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一般来说,绒毛状增生更有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所以如果未进行手术切除,绒毛状增生需要更频繁的监测。

另一种分类方式是根据腺瘤性息肉是否有蒂来划分。蒂指的是附着在结肠壁上的一根柄。有蒂的息肉可以在肠腔内自由摆动,而无蒂的息肉则固定在肠壁上。一般来说,无蒂的腺瘤性息肉更有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

综上,通常情况下,带蒂、直径小于2厘米、表面光滑、在镜检时推动活动度好的息肉往往是良性的。

筛查建议

从腺瘤发展到癌症通常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无论在任何阶段发现病变并进行处理,都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因此,早期发现肠息肉对预防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有关。胆汁代谢紊乱会导致肠道内胆汁酸含量增加,而遗传因素如家族性息肉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阿米巴痢疾以及基因异常等也是肠息肉发生的风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记得多吃蔬菜和水果,这对于预防肠息肉是有益的。

肠息肉可能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存在,因为大多数体积较小的息肉并不会引起症状,而是在进行肠镜检查或腹部手术时被发现。当息肉逐渐增大时,可能会出现间断性便血或粘液脓血便、便秘或排便次数增加、腹部胀闷不适、隐痛等症状。

对于没有症状但担心患上肠息肉的人,可以参考以下筛查方案:40岁以上;大便潜血免疫法(RPHA-FOB)阳性;有一级亲属患有结直肠癌史;本人有癌症史、息肉或腺瘤史;出现黏液血便、慢性便秘史、慢性腹泻、阑尾疾患史、明显的精神创伤史或胆囊疾患史。如果在这6种症状中有2项或更多阳性,则被视为阳性筛查。对于以上4项筛查中的任何一项阳性,即可被认为是高危人群,建议进行纤维肠镜检查。

由于肉眼无法判断息肉的性质,一旦发现肠息肉,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摘除或切取并进行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会根据息肉或腺瘤的所在部位、大小、数量、是否有蒂以及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有内镜下切除和手术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式可供选择。

本文是张正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