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贾钰华 三甲
贾钰华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

肺动脉高压中医如何辨证?

479人已读

1.肺动脉高压作为一个临床症候群,无确切的中医病名,但依据其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易疲劳、胸痛、晕厥、咳嗽、水肿等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肺胀”范畴。

2.《灵枢·胀论》篇指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素问·逆调论》篇曰:“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丹溪心法·咳嗽》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上述文献的描述与PH的临床表现相似,并指出“肺胀”与肺气虚损,瘀血、痰浊、水饮阻滞气机及血液运行密切相关,此属本虚标实之证,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本为气虚,标为瘀血、痰浊、水饮内阻。

3.从中医基础理论可知,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朝百脉,可助心行血,主治节,可通调水道。PH患者肺动脉压力升高,肺血管阻力增加,肺脏无法正常主气、司呼吸,清气吸入减少,宗气生成不足,不能下蓄丹田以资元气,导致一身之气衰少。而气与血息息相关,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行血而致气滞血瘀。心肺血液循环阻力增加,肺不能正常朝百脉,助心行血,使血瘀加重

4.唐容川血证论》:“瘀血化水,亦为水肿”说明水饮与瘀血密切相关,肺脏通调水道功能失常亦可致津液代谢障碍而生痰浊、水饮。瘀血、痰浊、水饮可进一步使气机郁滞,气血水三者在病理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使得疾病加重,难以治愈。

4.PH在病变初期即有肺血管损害,可出现血瘀表现,长期缺氧、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还可出现因瘀化毒,因毒致瘀的病机演变。血瘀证贯穿于PH始终,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故活血化瘀疗法可用于PH的各阶段治疗。

贾钰华
贾钰华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