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一个人总是觉得周围的人对自己不友好,是正常的吗?

发表者:李娜 人已读

一个人总是觉得周围的人对自己不友好,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

1. 抑郁症:抑郁症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自卑和无助感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他们对周围人的看法。抑郁的人容易自我价值感偏低,没有安全感,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意见,总觉得自己不对劲,觉得别人对自己不满意,不是吾日三省吾身,而是吾日无数次的醒吾身,容易被犯错感和自卑感所包裹,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如别人。总是试图从别人的言谈举止和表情,蛛丝马迹当中来寻找自身的存在价值。比如发朋友圈,有人点赞就开心,没人点赞就郁闷,心情每天都像从期待到失落,再到挫败的过山车,有的时候甚至不惜去屈尊自己,迎合别人不合理的需求。


2. 社交焦虑症:社交焦虑症患者害怕与别人互动和接触,并且常常认为别人对他们持有敌意或厌恶态度。

社交焦虑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

(1) 遗传:一些研究表明,社交焦虑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

(2)环境因素:早期经历对人类情感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家庭环境不稳定、忽视,亲密关系问题、童年时期遭受欺凌或其他负面事件等都可能导致社交焦虑。

(3)生物学因素:神经化学物质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人出现社交焦虑症可能是由于神经化学物质异常引起的。

(4) 社会文化背景:某些文化中注重团体利益而非个体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体更容易出现紧张、自我怀疑和羞耻感等情况。

(5) 性格特征:过度紧张、敏感和严谨性等性格特征与社交焦虑有关联系。

3. 自我中心主义:某些个体由于过高的自我评价,往往更容易误解他人行为、语言或表达方式,而产生不必要的消极反应。

自我中心主义是指一个人过分关注自己的需求、想法和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需要、想法和感受。这种行为模式可能会导致个人与别人之间的冲突,影响社交互动,并使其无法建立良好的关系。美国的川普总统在其任期内表现出了自我中心和怀疑别人的不友好。他经常批评媒体对他的报道,并指责其他政治领袖或国家的行为是针对美国的敌对行为。他还经常使用社交媒体来攻击他认为不忠于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这种言论也引起了广泛争议。


自我中心主义的成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童年经历:儿时受到过度保护、父母对其过分关注和溺爱等行为会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

(2)自卑感:一些人在面临不同情境时都会表现出自卑情绪, 由于缺乏信任或者安全感,他们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认可和尊重。

(3)社交环境:某些社交环境下, 例如竞争激烈、资源紧张或者信任度较低的群体,个体往往更加趋向强调“自己“, 以便确保能够获得充分利益并避免被伤害。

(4)文化背景:某些文化也强调“个人主义”而非“集体主义”,所以个体也趋向表现出类似于“自我中心”的特点。

其实人类本身就是一种比较自我的动物,入点大多都是放在自己身上,刚才说的于自我的人会认为自己是所有人的焦点,叫做焦点效应,这是一种心理错觉。这种态度可能导致个体过于敏感和容易受伤害,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不能理解或尊重其他人所拥有的独特经验。虽然某些程度上说,“适当”的“自恋”可以增强我们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但是如果过分强调个体利益则有可能引发问题。

4. 过度紧张或担忧:过度紧张或担忧也会引起类似于社交焦虑症一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倾向于过分关注其他人是否喜欢他们或是否感到威胁,从而导致他们更加敏感和易受打击。


在出现这种问题时,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并尝试了解更多信息来确认你所遭受问题具体来源。

同时也要把想法改变一下,尝试一下建议:

(1)作个被关注度测试。你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受到关注,不信你可以穿着,你感觉很随意的衣服去人比较多的超市或广场上溜达一圈,你会发现没多少人关注你。即使有人看了你两眼,也没有人关心你是谁?

(2)改变一下处理事情的关注点,把关注点放在具体的问题上,而不是别人,是不是对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上。

(3)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从别人的立场解决自己的问题。刚开始很难,坚持下来,这种思维就会越来越容易。叫做外其身而身存。

(4)多多充实自己,培养兴趣爱好。现在我们每个人大多都有很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多利用时间去阅读健身,培养唱歌,跳舞,乐器等爱好。做好这些事情的同时,可以培养我们的平常心和自信心,慢慢的注意力就不在别人的看法上了。


如果真的是遭遇被欺负,怎么办?当然现实当中,也经常有一些强势的人,有欺负、针对别人的情况。中国著名企业家潘石屹的父亲曾告诉过他一句话“做人,不要惹事,也不要怕事”。你要知道你身边90%的人,你都得罪得起。剩下的10%能轻易把你碾压的人,根本就没有空理你。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谦虚谨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现实是你的界限感越低,反而会有人会肆无忌惮侵袭你的领地,而你的界限感越明显,他们反而会给予你应有的尊重。维护好自我边界,学会拒绝,保护和善待自己,勇于反击和寻求帮助,是一个底层逻辑。

本文是李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