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肇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胎儿室间隔完整肺动脉闭锁

发表者:窦肇华 人已读

一、概述

胎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是指肺动脉瓣和/或近端主干闭锁、室间隔完整,三尖瓣结构和功能异常,右心室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不良,房室和心大血管连接关系正常的先天性心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畸形的1%~3%,在新生儿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 30%。

根据右心室与肺动脉的连接情况分两类:

第1类 右心室流出道存在,肺动脉瓣组织发育畸形,为无空洞的隔膜。

第2类 右心室流出道漏斗腔消失,呈肌性闭锁。

以上分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据近期报道,用激光和射频消融技术在闭锁瓣膜上打孔。对第1类有较好疗效,但对肌性闭锁,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二、发病原因

这种先天性畸形多数单独涉及肺动脉瓣闭锁,应与肺动脉闭锁合并圆锥动脉干畸形区别,与伴有主动脉右位和转位的复杂畸形(比如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伴或不伴大动脉转位)不同,圆锥动脉干的不均等分隔,系该类畸形肺动脉通道发育不良的根本原因,半月瓣与开放的右室漏斗部之间的正常连接,提示肺动脉闭锁是一种原发的独立的病理改变;因为胚胎时期动脉干隆起最初,是彼此分隔的结构,三个瓣叶融合成无孔的膜状结构,说明这是发育过程后期的继发变化,尽管右室流出道闭锁,许多患儿右室的3部分仍然存在,右心室腔轻到中度发育不良。右心室的病理改变,继发于三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三尖瓣反流影响右室充盈的情况,明显的三尖瓣反流使右心室容量增加,导致有一定大小的右心室腔;三尖瓣功能尚可伴有右室流出道梗阻时,将导致不同程度的隔壁束肥厚,甚至右室小梁部和漏斗部闭合。

三、畸形特征

室间隔完整肺动脉闭锁的肺动脉瓣病理特征有两类。

1.肺动脉非膜状闭锁 肺动脉瓣叶融合的联合嵴线在中央,多伴有右心室漏斗部严重狭窄或闭锁。

2.肺动脉膜状闭锁 肺动脉瓣叶融合的联合嵴线仅在周围,其中央为一个平滑的纤维膜,向肺动脉干内突出,这种类型,右心室漏斗部无明显狭窄,右心室发育不良相对较轻。

三尖瓣的病变通常存在,三尖瓣环大小与右心室腔大小有关;三尖瓣严重狭窄,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的血液很少,右心室腔没有血液的扩张,表现为严重发育不良。当三尖瓣重度反流,三尖瓣发育不良或下移畸形,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的血液又通过三尖瓣反流回到右心房,右心房及右心室明显扩大,尤其右心房巨大。

右心室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不良,尸检发现仅有 18% 的病例右心室腔大小正常,其他均发育不全。右心室腔小,常伴有三尖瓣狭窄。右心室腔大,常伴有三尖瓣发育不良、严重关闭不全或下移畸形。

根据右心室腔的流入部、小梁部和漏斗部发育存在与否,将本病分为3型(图1).

室间隔完整肺动脉闭锁病理解剖分型模式图.png

图1. 室间隔完整肺动脉闭锁病理解剖分型

图注A.I型:右心室腔的流入部、小梁部和漏斗部发育存在;

B.Ⅱ型:右心室的小梁部缺如,右心室腔小;

C.Ⅲ型:右心室的小梁部和漏斗部均缺如。

RA.右心房;LA.左心房;RV.右心室;LV.左心室;

SVC.上腔静脉;IVC.下腔静脉;MPA.主肺动脉;

AAO.升主动脉;DAO.降主动脉;DA.动脉导管;

LPA.左肺动脉。

I型 为右室腔3部均存在,右心室腔或多或少存在发育不良。

Ⅱ型 为右心室的小梁部缺如,右心室腔小。

Ⅲ型 为右心室的小梁部和漏斗部均缺如。

此分类法对外科手术处理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右心室内高压可导致心室内膜纤维化,舒张顺应性减低。

常合并冠状动脉供血异常,常发生在三尖瓣严重狭窄和右心室腔非常小的病例中。由于流出道及流入道均受阻,右心室盲腔产生高压,使胚胎期心肌供应的窦状间隙不能关闭,右心室腔和冠状动脉保持直接通道,多见于右心室与左前降支相连,也有全部冠状动脉供血由窦状隙而来。尸检发现60%的病例有右心室-冠状动脉瘘。约10%的病例有1到多处主要冠状动脉狭窄或闭锁,远端心肌的供血来自右心室。由于出生后的血氧饱和度由右心室来供应心肌,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梗死。

四、临床处理及预后

本病为导管依赖型心脏病,出生后需要前列腺素E1 维持动脉导管开放。病死率超过40%,长期生存率低于25%。目前该病的病死率已下降至16%。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儿三尖瓣、右心室发育以及是否右心室依赖性冠状动脉,选择手术方法。近年来,肺动脉闭锁患儿的生存率有所上升,但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仍只有 60%。本病少部分合并三尖瓣严重发育不良或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右心大而壁薄,压力低,预后极差。

摘编自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

本文是窦肇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