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唇炎
治疗前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唇反复干燥、皲裂、起痂壳,自觉疼痛,无瘙痒,寒冷干燥季节易发,经当地医院诊断“慢性唇炎”,予雷公藤多甙、复方甘草酸苷、氯雷他定、曲安奈德、中药内服等治疗,症状未明显缓解,为求中医治疗遂来我科就诊,刻下症见:自觉唇部干燥,皲裂、起痂壳,自觉疼痛,无瘙痒,情绪焦虑低落,无口干口苦,无眼干,无关节疼痛,无视物模糊,无耳鸣耳聋,无潮热盗汗,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慌,无畏寒畏热,无脘腹胀满,无反酸打嗝,无胃胀胃痛,食纳差,入睡较晚,偶多梦易醒,小便偶黄,无尿频尿急尿痛,大便3天1次,偶干燥,通畅。 既往史:漏斗胸手术。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输血史,无外伤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临床检查:双唇及口角干燥脱屑,上覆黄色痂壳,口内黏膜未见明显异常。舌红,苔黄,脉弦细稍涩。 辅助检查:2019-7-05华西医院免疫全套示CD3:53.5%,CD4:29.5%,CD8:18.6%,IGA3540mg/L,补体C3:0.57g/L,余未见异常。血常规、生化全项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中




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过程: 中医治疗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疏肝解郁为原则。 1、予中药内服(每日三次)。 2、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涂抹(每日3-6次,直至痊愈,共16支)。 3、同时配合自血疗法及针灸疗法。 共治疗4个月。
治疗后
- 治疗后2年

2年后复查,患者嘴唇无明显干燥脱皮痂壳。
治疗方案优势:诊疗特色:慢性唇炎是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例患者经多家医院中西药物治疗,病情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遂来我科就诊,经四诊合参,辨证为脾胃不足兼有湿热、心肝郁热证,予自拟唇风方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疏肝解郁,贝复新修复作用再配合中药外涂、自血疗法及针灸疗法等治疗,经4个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患者自觉非常满意,并对生活充满信心。
本文是李佳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