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汪云 三甲
汪云 主任医师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 儿科

5岁多的孩子还经常尿床?这可能是儿童遗尿症,得治!

120人已读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半夜睡得正酣,一股暖流袭来,顺手一摸,湿漉漉的,于是不得不带着浓浓的睡意爬起来给孩子换衣服、换被子。

“谁家小孩不尿床?”孩子尿床,是每一个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症状会慢慢好转。

真的长大了就不会尿床了吗?不,事实并非如此。五岁以后还总尿床的孩子家长需要注意了,这可能是病,得治!

今天,我来跟大家科普一下娃娃尿床的知识。

1

关于遗尿症

尿床又称遗尿,指睡眠状态时不能控制的无意识排尿。但是,并不是说有尿床现象就是得了遗尿症。

从医学角度讲,目前认为≥5岁的孩子,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称为儿童遗尿症。

调查数据显示,儿童遗尿症的患病率非常高,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受遗尿症影响的人群约为5~10%,其中有2~3%的患儿甚至持续到青春期后或成年阶段。总体上看,男孩受遗尿症影响的机率比女孩要稍高一些。

2

遗尿症的主要原因

遗尿症的病因较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1.缺乏一种化学物质——血管加压素。这种物质在晚上会分泌更多,告诉肾脏少产生尿液。如果缺少了这种物质,即便孩子的膀胱容量是正常的,也不能储存这些多余的尿液。

2.孩子的膀胱容量不够大,储存不了他/她整晚的尿液。

3.虽然孩子的膀胱足够大,但是在充满之前就发生了痉挛,导致它排出了尿液。

另外便秘、饮料、遗传等原因均可导致尿床。

3

遗尿症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虽说现在各种健康知识都比较多,但是许多家长对儿童夜遗尿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误区,娃儿一尿床,一般就先把娃儿抓起来骂一顿。

本来尿床了娃儿身上湿杂杂的就不舒服,其实人家面子上也有点挂不住,家长再噼里啪啦骂一通,完了,这真是身和心的双重伤害啊!

所以,儿童遗尿症如果处理不好,可以严重影响患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另外还可能引起娃娃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与孤僻等心理问题。

一项对8-16岁尿床儿童的调查显示:尿床对儿童来说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3大严重事件,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4

如何治疗

有一部分孩子只要通过活方式和习惯的调整,症状就可以缓解。

1、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含咖啡因或茶碱类的食物和饮料,让孩子的饮食中包含粗粮、豆类、新鲜水果和蔬菜,晚餐宜早、清淡、少盐少油,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渡兴奋,睡前2-3小时不再进食。

2、饮水习惯:保证日间液体摄入,尽量将全天饮水量提前至日间,睡前2-3小时限制水果,不要在孩子的床头柜上放置饮料。

3、睡眠习惯:提高夜间学习的效率,尽早睡眠,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推荐学龄前儿童20:30前入睡,小学生21:00前入睡,中学生21:30前入睡。

4、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排便时不看书,不干其他事情。

5、养成睡前排尿的良好习惯,确保您的孩子在入睡前最后一件事情是上厕所。

儿童遗尿症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对儿童遗尿症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和发现可能的潜在疾病和病因。

最后,几个观点需要给家长们强调:

1、小朋友尿床不是任何人的错,尤其不是小朋友自身的错。

2、偶尔尿床不用担心,但是经常尿床可能会给小朋友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3、对于5岁以后还是经常尿床的小朋友,请家长引起重视,建议把孩子带到正规的医院,尽早咨询医生,减少尿床对孩子的影响。


汪云
汪云 主任医师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