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镜检查,为啥要抽血、做心电图?(转载)
很多人来医院做胃镜检查时,医生还要开抽血、心电图检查呢?
于是,心生疑窦:是不是医生滥检查、乱收费?我是做胃镜检查的,查梅毒、艾滋病干什么?这明显是乱收费!”
今天,给大家说说这事。
胃镜检查
为什么要抽血检查?
胃肠镜检查前一般需要检验的血液项目有:血常规、术前四项(也叫术前感筛)、凝血四项。
1、血常规
主要评估患者有无炎症、重度贫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血小板数目还能判断凝血机能、出血倾向,在需要活检或镜下治疗的时候要注意。
2、术前感染筛查
大多医院检查的项目是:乙肝、梅毒、丙肝、艾滋。
首先,四项检查不仅是临床治疗的需要,也是为了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护更多病人的安全,切断医源性感染;
其次,对于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也具有重要意义。医务人员每天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以及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时,遭受感染的几率会增大。
患者进行四项检查,如果发现阳性患者,可以警示医务人员格外注意。胃镜和肠镜是消毒后重复使用的,如有特殊感染,需要专门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3、凝血机能
凝血系列检查主要评估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因为做胃肠镜检查,有时会取活检,遇到小的胃肠道息肉要切除处理,如果凝血功能不好,会导致出血量较多、甚至引发大出血。
有些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华法林、氯吡格雷等抗凝、和消炎止痛类药物,以及某些激素类药物,活检或切除术时易出血,这时便需要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才能明确;还有极少数人是隐性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友病,很可能在胃肠镜检查后出血不止,出现危象。
因此,事先知道患者的凝血情况,便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和准备,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为什么要做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是为了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胃镜前做心电图可排查心梗前期的胃痛牵涉痛。
1、普通胃镜由于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紧张、恐惧感,甚至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例如严重心肺疾患,如严重心律紊乱、心肌梗塞活动期、重度心力衰竭及哮喘均为胃肠镜检查的禁忌症。
2、心电图检查可以很直观的体现患者的心脏状况。
3、心电图检查还可能鉴别是否有心梗的存在。心梗的典型症状是心前区的急性疼痛,少数时候却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往往被误诊为胃穿孔、溃疡病或急性胰腺炎)。
4、由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需进行静脉麻醉,所以存在麻醉风险,而心电图可以及时排查患者是否存在心率失常或心肌缺血的情况,以便麻醉师可以很好得评估患者麻醉风险,从而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在胃肠镜检查中,这四项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是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保障公众健康。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