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田野 三甲
田野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内科

什么是“免疫力”?

5045人已读

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其三大基本功能分别为: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免疫自稳。

1. 免疫防御功能:

免疫防御是为了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异常免疫功能过低或缺乏,而引起免疫缺陷病,或者因为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太长,在消除病原体的同时,也会导致机体损伤或功能异常,发生超敏反应。

2.免疫监视功能:

免疫监视功能是可以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自身成分,如肿瘤细胞及衰老死亡的细胞。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以导致肿瘤发生和持续性的病毒感染。

3.免疫自稳功能:

免疫自稳功能通过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机制来维持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保证免疫功能的正常的进行。当免疫耐受被打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我们常说的“免疫力”是一个很模糊的词,简单点说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免疫力是如何作用在各种病原上的?

当病原入侵身体时,免疫系统首先会识别出这种病原,随后产生各种抗体并联合各种免疫细胞将病原消灭掉。

免疫系统还会产生记忆细胞,当下次再有同种病原进入体内时,便会立即产生相应的抗体,就可以非常快速地消灭该病原,也就不会出现疾病症状或症状非常轻地很快就痊愈了。



孩子经常生病 代表免疫力低吗?

宝宝总生病,很多家长觉得是“免疫力弱”,但是这个“弱”相对于他们的年龄段是正常的,可以理解为免疫力还没有经验。

没有免疫缺陷性疾病、营养正常的孩子往往从出生就拥有了正常的免疫力。但因为没有经验,所以虽然该有的都有了,其功能还是不够。打个比方,就是新兵和老兵的区别,虽然都有枪,但是战斗力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大部分孩子在6月龄后,随着妈妈经过胎盘传给孩子的抗体逐渐消耗、孩子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开始独立地面对并接触外界环境中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微生物,当然也会逐渐出现各种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刚上托班或幼儿园的时候,但只要孩子生长发育正常,我们基本不用考虑免疫问题。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特别是6周岁以后,感染的次数就会明显减少了。

哪些情况可能提示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通俗来说就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是一种疾病。一些主要特点为:

身体不能对抗各种病原,一旦感染就很难自行恢复;

身体不能识别有问题的细胞,从而导致这些细胞在体内异常复制,引发癌症肿瘤等问题;

身体不能识别正常的细胞组织,反而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

孩子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警惕有无免疫缺陷的可能:

总是生病,并伴有明显生长发育落后;

每次生病都不能自行好转,需要静脉输液或者住院治疗;

每次细菌性感染,得使用 2 个月以上的抗生素,效果还不好;

每次生病都是严重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

研究发现, 6 岁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年会感冒 6~8 次,在 9 月份到次年 4 月份感染高发期,能到达 1 月 1 次,每次可能持续 2 周。这样算下来,一个健康的儿童一年中可能有半年的时间在生病,这都是很正常的。

对父母而言,由于习惯于用大人生病的频次去

评估孩子,就容易产生孩子经常生病的印象,大家真的不必太焦虑,家长们要意识到,孩子的免疫力也不是天生就完善的,是出生后经过一次次逐渐发育慢慢成熟的,只有经历一次次感染,孩子才能在对抗感染中逐渐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免疫系统。

别人家的孩子很少生病 我们家的总生病?

“医生,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很少生病,只有我们不停地生病......”

很多家长在孩子生病时会问这样的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人分高矮胖瘦,每个孩子的免疫能力也各不相同。通常导致“别人很少生病只有我们不断生病“的状况大抵有这几种原因...

1.接触环境不同

每个孩子从小到的成长环境、抚养方式不同。有些孩子从小家长就喜欢带出门玩,接触的环境多、人多、微生物也多,接触到病原的几率就更高也就更容易生病,但这并不能说明孩子免疫力就弱;

反之有很多孩子从出生基本都被“圈养”在家或小区或商场等固定的范围,家长保护得好,接触的环境单一,生病的几率自然就低也就很少生病,这也不能说明孩子的免疫力就强。可能这类孩子在上了幼儿园后反而会比其他孩子生病得更频繁,因为孩子从家里相对简单的环境来到一个新的相对复杂的集体环境,一下子接触到之前没有遇到的过的大量的病原就容易生病,免疫系统会把之前缺的课都逐一补上。

2.信息差、关注度不同

每位家长的重心自然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别人家的孩子生没生病、一个月生了几次病并不一定全部了解,所以也就造成了一种错觉:好像只有我家的孩子一直在生病。

3.存在个体差异

就像人有高矮胖瘦,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遗传差异不同导致面对病原的免疫能力也有所不同。虽然一个孩子一学期就生病一次和生病了五六次对家来说差别很大,但其实都在正常范围内,不必太担心。

有可以提升免疫力的药物吗?

免疫力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需要过多的药物去调节,因为它来自于各种综合因素(均衡的饮食、接种疫苗、合理用药、充足的睡眠和定期的户外运动等),所以培养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办法。

在一些特定的疾病情况下,如短期内反复发作的疾病,或短期肠道免疫功能下降且需要提高免疫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借助一些相应的药品,比如免疫球蛋白等。但均需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

家长们需要知道:免疫力不是靠“补”出来的,而是机体在不断与自然界病菌的相爱相杀中建立起来的。

干净无菌的环境是对宝宝免疫力有利的吗?

很多家长因为害怕孩子生病而过分的小心谨慎,宝宝的所有生活用品都习惯每天消毒,拖地擦地板也习惯喷酒精或加消毒剂,奶瓶餐具每天用清洗剂反复清洗,甚至洗衣服都要倒些消毒液才放心......

实际上,这种家长费尽心思为宝宝创造出的无菌环境是非常可怕的,物极必反,频繁消毒反而会导致环境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影响宝宝和微生物的接触,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

孩子不是养在温室里的花朵,我们应当让宝宝适当接触微生物,室内不要频繁消毒,日常用品不同样需要频繁消毒,家庭清洁用清水擦桌子、拖地就可以了。

经常带孩子外出接触大自然,也能让孩子接触到丰富的微生物,增加人体微生物的多样性,从而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

总的来说,对于大多健康的孩子,家长要做到的只是放下焦虑,做我们能做的(多户外,不过度保护,均衡饮食,接种疫苗,不滥用药,保持充足的睡眠……),其他就顺其然吧。

生病不是坏事,是免疫力系统得到刺激和强大的必经之路。孩子们的免疫力也正是在于这些病毒细菌的不断战斗、相爱相杀中才成长得越来越完善,变成一名“久经沙场”的合格的战士。


田野
田野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