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简介
疾病简介: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是一类罕见的可累及口腔黏膜和皮肤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有两大类: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目前认为该病的病因为: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即患者免疫能力紊乱,产生抗体,攻击自身的上皮结构,上皮连接被破坏,导致上皮内疱或者上皮下疱的形成。①天疱疮里以寻常型天疱疮(PV)最为常见,好发于中老年人,约70%的患者口腔是最早损害部位,其特征为口内广泛糜烂面,伴有疼痛,很少出现完整水疱,也可累及鼻、咽喉等处黏膜,可累及皮肤出现透明、松弛水疱。②类天疱疮以黏膜类天疱疮(MMP)最为常见,好发于牙龈,以红斑、水疱及疱破溃后糜烂面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

大疱类疾病是一类慢性疾病,有缓解期和加重期,若不适当治疗,可能继发细菌性感染,甚至进展为感染性休克;也可能因病情持续发展导致大量体液丢失、低蛋白血症、恶病质等危及生命。其确诊需要多项指标综合判定,需要医患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除常规的临床检查外,还必须组织切取活检后行普通病理染色、直接免疫荧光、间接免疫荧光、ELISA等检查。
疱病的确诊及用药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初诊怀疑为大疱类疾病的患者,需要常规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和术前传染病4项,以排除活检禁忌,预约活检时间。此外,因为疱病血清循环抗体滴度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常规建议患者做该项目的检查,但因该类疾病为罕见病,大多数医院无法检查该项目,根据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目前杭州市内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可检查该项目,该检查无需空腹。活检除常规检查外,还要送冰冻切片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浙大口腔目前只有工作日可做该检查。疱病确诊之后并不是立刻可以用药,还需要做相关检查排除激素使用禁忌。

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流程如下:
初诊:临床检查-术前查血-遵医嘱外院查疱病血清循环抗体
复诊1(1-2周后):切取组织行病理检查
复诊2(1-2周后):拆线,取报告,确诊疱病,行激素前用药检查(若无法确诊,可能需要再次活检0
复诊3(2周后):携带所有检查报告复诊,开始规律用药
复诊4(2周后):根据患者病情反应调整用药
(1)确诊天疱疮或高危型类天疱疮后,目前首选药物是规律服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一个长期的疗程,为了保证疗效及您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在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均须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①用激素前:应进行血压、血常规、肝肾糖、电解质、大小便常规、大便隐血、胸部CT、全腹部CT、结核菌素PPD试验、骨密度检查、髋关节X片、HIV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测、甲状腺功能等。②用激素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防止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常见的有消化道溃疡、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库欣综合征、各种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等。为预防并发症发生,应同时使用钙剂、胃黏膜保护剂、钾剂口服及碱性漱口液含漱,并定期检测血液、全血图、肝肾功、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建议食用高蛋白、低盐、低脂、低糖饮食。(2)确诊类天疱疮后,可遵医嘱短时少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局部治疗药物如各类含漱液等。

患者须知:①大疱类疾病患者黏膜较为脆弱,建议不要食用过硬及刺激食物。②在口服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时,患者用药前及用药中均需完善全套相关检查,患者应严格遵从医嘱,并定期复查,切勿自行更改剂量甚至停药,否则前功尽弃,病情容易复发甚至加重。③若出现严重皮肤病损或其他不适,应及时于综合医院相应临床科室就诊。
本文是魏子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