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退热药怎么吃?要交替吗?烧到多少度吃退烧药?
儿童退热药吃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2月龄可用)或美林(布洛芬,≥6月龄可用),参考说明书,按照体重给,保险起见开封一个月别用了,不用放冰箱,常温10℃~30℃保存。
关于发烧烧到多少度要用退热药,没有宇宙统一标准。2019年英国发热专家团队还指出不建议以退热为目的去使用退烧药。是的,你没听错。退热药的主要目的不是退热,而是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在医生看来,发热不是病,是一种免疫反应,有好的一面,代表了人体的战斗力。当人体遇到细菌、病毒等“敌人”感染,身体就派出各路“小兵”去战斗,战斗的过程就引起了发热。发热烧不笨也烧不傻,烧不出肺炎烧不出脑炎。只有本身是肺炎、脑炎才引起的发热。发热不好的一面是会引起人体的不适感,比如昏昏沉沉,食欲不振,哭哭啼啼,哪哪儿都不舒服。退热药可以缓解这种不适感。
不同的人对温度的耐受度不一样,有38℃就蔫不拉几的孩子,也有39℃/40℃还活蹦乱跳的孩子。对于耐受力强的孩子,并不需要非常积极快速的退热治疗。合适的用药时机是在发热时伴有明显不适感使用退热药。
如果非要说出一个用退热药的温度,参考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意见,肛温≥39. 0℃(口温 38. 5℃,腋温 38. 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平常医生常说的体温≥38.5℃吃退热药也没有错。
儿童推荐的退热药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或布洛芬(美林),两者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医院常开的有15ml的小瓶(滴剂)和100ml的大瓶(混悬剂),小瓶和大瓶的浓度不一样,使用的剂量不一样,参考说明书,按照体重给药,再次发热用药要距离上次用药间隔6小时。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同时用于退热,也不推荐二者交替退热。交替使用能达到高效的降温效果,但和单用差别不大,没有太大意义,反而增加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在使用一种药以后不能缓解不适感或者退热不佳,可以考虑换另一种药。
本文是邹亮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