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感冒可以选用的中成药,您了解吗?
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流感、疱疹性咽峡炎……这些病症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孩子最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5岁以下的孩子平均每人每年发生4~6次,在气温骤然变化时尤为多见。
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普通的抗生素类药物(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消炎药)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反而会增加孩子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所以不要一看到孩子感冒发烧,就使用抗生素。
此外,目前也没有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所以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使用成人的感冒药。
针对不同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选用的中成药也不尽相同,这点您了解吗?
风寒感冒
秋冬季的感冒以风寒居多,可以没有发热,或者仅有低热,多有恶寒、无汗、咽不痛、口不干、头颈痛、鼻塞、喷嚏、流清涕,咳痰稀白等症。这种情况下,可以用荆防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来治疗。
风寒咳嗽
风寒感冒痊愈以后,有些孩子的咳嗽可能一直不好,这种风寒咳嗽通常咳得不会太剧烈,痰同样也是白的,此时需按风寒咳嗽论治,可服用止嗽散、三拗片等。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通常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或风寒感冒迁延失治发展而来,主要表现为:发热不恶寒、有汗、流黄鼻涕、比较容易出现咽痛、口干、咳痰量较少、痰是黄的。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小儿感冒颗粒、桑菊颗粒、银翘解毒片等来治疗。
感冒鼻炎
有些孩子在感冒的三四天后,烧退了,也没有咳嗽、咽痛等不舒服,主要以鼻塞、黄涕为主,这就是由感冒转变为鼻炎了。这时候继续用风热感冒药的话,效果往往不理想,可以用清热通窍的鼻炎药,比如鼻渊舒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等。
感冒夹湿
除了风寒、风热,感冒还有风邪夹湿的情况。这类感冒的表现有头胀、身重、胸闷、腹胀、泛恶、纳呆、呕吐、腹泻等。相比于普通感冒,胃肠道症状突出,故这类感冒又称胃肠型感冒。最常用的中成药是藿香正气口服液。
感冒夹滞
有时候,孩子本身就有积食,又恰好感冒,就会表现出感冒夹滞的症状: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秘或大便酸臭、小便黄。这种情况下,可以给孩子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兼顾解表和消积。
感冒伴扁桃体炎
扁桃体作为儿童时期重要的免疫器官,当孩子遇到外感时,常常会一起发炎,出现扁桃体炎、咽炎等病症。此时除了感冒的表现,还会有明显的咽痛红肿、吞咽疼痛、扁桃体肿大甚或化脓等表现,严重时还会拒绝进食、流口水等。这种情况可以给孩子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小儿咽扁颗粒等进行治疗。
时行感冒(流感)
每年冬季也是流感高发的季节。除了发热、咽痛、鼻塞、流涕、肌肉酸痛等感冒样症状外,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明显,表现为发热温度更高、全身酸痛更重、精神不振等。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用儿童抗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小柴胡冲剂等中成药。
需要注意的是,重症流感容易并发肺炎,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等危重症。所以孩子在感冒发烧时,如果出现胸痛无力、胸闷气短的表现,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无法准确辨证,或是在服用中成药24小时后感冒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的话,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病程过长或延误病情。
另外还需要提醒家长朋友们,中成药相对安全并不是绝对没有毒性或药物不良反应,选用中成药时也需结合孩子的病情,年龄体重等进行用法用量的调整,需注意避免擅自用药,具体用药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
本文是陈春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