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住那些“见不得光”的人和事
每到盛夏日,听的最多的中医建议就是最简单的调理方法就是晒太阳,于是乎,关于如何做到“三伏天晒背养生”,“夏天晒背能补阳驱寒”,“晒后背改善寒性体质抗肿瘤”的小视频,小妙招在各种群转发来转发去,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除了想美白的小姑娘,一些药物和服药的人是需要防晒,见不得光的。
为什么‘见不得光’?
光照可以导致一些药物发生光分解反应——即药物在光线的作用下发生结构变化,产生新的物质或失去原有的活性。光分解反应通常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一旦药物被光照破坏了,就无法恢复药效了。
一般来说,紫外线和可见光中的蓝光对药物的破坏作用最强,红外线和可见光中的红光对药物的破坏作用最弱。
光分解反应会导致药物出现颜色变化、沉淀、气味变化、浑浊等现象,也会导致药物的有效成分减少、毒性增加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因此,对于需要避光保存的药物,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进行储存和使用。
哪些抗瘤药需要避光保存?
简单记一下,认药瓶的颜色。瓶身深色的或是不透明的药物,都是需要避光保存的。
静脉常用的化疗药,主要有铂类药物、蒽环类药物、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抗代谢药物(吉西他滨,培美曲塞,氟尿嘧啶)等。这些药物为了避光,在使用时护士都会套上个黑袋子或者棕色袋子,注意不要小敏感,并不是用来遮挡瓶签。这方面医护人员肯定考虑得比我们自己更周到。
最需要关注的是口服抗肿瘤药物,包括不限于以下:替吉奥;达拉非尼;卡培他滨;甲氨蝶呤;卡培他滨;环磷酰胺片;依托泊苷胶囊;昂丹司琼片;亚叶酸钙。
以上这些药物,在光线下都容易发生分解和变色,导致活性降低或失效。因此,在储存在储存时应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卫生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或强光照射,避免高温或潮湿。药物的包装也建议别随意拆开或剪开。如果已经将药物取出,建议在24小时内使用完毕。
哪些人见不得光?
一些药物存在光敏反应,在体内或体外吸收了光能后,会与皮肤或眼睛的组织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皮肤或眼睛的损伤或炎症。皮肤娇嫩者、小儿、老人、女性,以及人体免疫缺陷病、红斑狼疮、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比旁人更容易出现光敏反应,需要格外重视。
使用下列药品的人,“见不得光”或者最好避光:多西他赛;替加氟;盐酸左氧氟沙星等,可参考上述药物。
这些药物,在服用期间及停药后至少5天内,要避免阳光直射或人工紫外线。
见不得光的人,要注意什么?
在日常生活方面,我们首先要明白:并不是站在烈日下才算是见光,阴天、日光灯照射、甚至月光的照射都是不同程度的“见光”。另外, 日光中的长波紫外线是可透过一般的玻璃窗的。因此,患者即使在家里也要格外小心,最好拉上窗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及时准备涂抹防晒霜,进行戴帽子、穿长袖衣服等防晒措施,并着重保护皮肤和眼睛。
在饮食方面,需要避光的人还要避免食用泥螺、雪菜、莴苣、茴香、苋菜、荠菜、芹菜、萝卜叶、菠菜、荞麦、香菜、红花草、油菜、芥菜、无花果、柑橘、柠檬、芒果、菠萝等富含光敏性物质的食物。这些食品可能会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增加光过敏风险。
最后,给天生反骨的话:如果已经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眼部损伤等应该及时用冷水湿敷红肿发热部位或者去皮肤科进行就医。
本文是王春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