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肤子与涮锅水的故事---刘大夫中药日记
地肤子属于藜科植物,是皮肤科的常用药,广泛用于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内服或外用均可。《神农本草经》记载:地肤子,味苦寒,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劳。
地肤子是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地肤草又叫地麦、扫帚苗,全草均可作药材,有利尿通淋、祛风止痒等功效。明代著名医学家虞抟《医学正传》记载:抟兄年七十,秋间患淋,二十余日,百方不效,后得一方,取地肤草,捣自然汁服之,遂通。至贱之物,有回生之功如此,是苗叶亦有功也。现在药理研究认为,地肤子含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类、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有降血糖、抗炎、抗瘙痒以及抗病原微生物等多种药理作用。不仅广泛用于皮肤科疾病的治疗,也广泛用于其他疾病,如慢性咳嗽、喉咳、喉源性咳嗽、多囊卵巢综合征、小儿急性肾炎、小儿积热、小便不通等。
民间流传有一个刷锅水的故事,传说有个道士喜欢炼丹,夏天的一天,他在炼丹时发现缺少一些药材,于是上山寻找,连续几个昼夜都未找到,所以一直在山中饱受蚊虫叮咬,这一天天气阴沉,看来要下大雨了,道士赶紧下山回到道观,身上瘙痒难忍,他烧了一锅热水,准备泡个热水澡。他用扫帚清洗完锅,倒入满满一锅水,水烧开后才发现,竟然忘记把涮锅时用的扫帚拿出来了,可他瘙痒难耐也顾不了太多了赶紧洗澡吧,结果用这个涮锅水洗完后,却感到全身舒服多了,瘙痒减轻了很多。以他多年的用药草经验,他琢磨着应该是扫帚的功劳。之后数天他就用扫帚熬水洗澡,皮肤上的问题果然完全解决了。
本文是刘翠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