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武卫华 三甲
武卫华 主任医师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生殖医学科

《孩子发烧怎么办》---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

174人已读

《孩子发烧怎么办》

郭生白

摘要:孩子发烧是最常见的,也是妈妈最担心的问题,可是,妈妈却总是陷入种种误区,郭老为妈妈们指点迷津。

人类有防病、愈病的本能,愿天下妈妈们都能认识人这个人类的本能。认识了防病、愈病的本能才能保护好孩子。如果不能认识这一点,孩子有病时,很少有不犯错误的妈妈。这是件使我们痛心的事情。比如说孩子感冒发烧、怕冷、头疼,体温 39℃,怎么办?当然去医院了。在医院如果用冰袋物理降温,或用激素退热,十有八九会发生肺炎。肺炎再用激素退热必会发生肺感染!之后, 或死于肺感染或从医院抱出一个病孩子。孩子此后会常来医院,与医院结下不解之缘。这个现象不在少数。这是为什么?这是什么原因?

宝宝感冒是“排异本能系统”的反应:

这就是人类与生命同时有的本能。人有许多本能,其中有一个“排异本能系统”。这个排异本能系统会把侵入体内的病菌、病毒,以及其他一切的致病物排出体外。这便是我说的防病、愈病本能的一部分。

我们感冒了,无论是细菌或病毒,我们的排异本能立刻发生排异活动:提高体温,全身颤抖, 头疼、身体疼、气喘……为什么要提高体温?提高体温是为了制造发汗的条件。全身肌肉颤抖是肌肉组织相互摩擦发生温度。头疼是血液循环增强,产生向外、向上的冲势。没有充足的血液是不能排汗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排汗;排汗是为了排异;排异是保护生命的本能。人的生命是由自己的本能系统保护的。如果有人说人的生命是由医生和药物保护的,这个人一定是傻子!不是傻子一定是骗子!

物理方法退烧会破坏排异系统,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我们说道感冒发烧是排异本能的活动。如果我用物理的方法,或用药物干扰的方法去退烧,那就是把排异活动破坏了!不许它去排异,让细菌、病毒等致病【物】质留在身体里,那是什么结果? 这是说明病菌、病毒,伤害了生命,结果是病情向恶化发展!没有一个例外!

让宝宝平稳度过感冒发烧的四种方法:

体温 39℃以上,怎么办?我并没有说孩子发烧可以不管,我只是说不要用线性思维的对抗退热方法。我说必须治病,病好了,发烧自然退了。怎么样治病呢?

感冒,有许多种。不同的致病菌株、毒株发生不同的感冒。而中医的本能系统医学是根据人体本能的排异趋势而顺势利导,所以,对于不同的病株、毒株都是用排异的方法。只是根据排异的趋势不同,有不同的方法而已。我们可以把常见的发热反应归纳为四种病、四种趋势、四种方法,以便于妈妈们认识它们,有能力用最好的方法处理,使我们与孩子们平安。

处理方法之一:治疗流行性感冒的麻黄汤方

流行性感冒也叫流感,是最常见的四种发烧之一,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这种感冒发热畏寒, 体温较高,常升到 40℃或以上。同时全身肌肉组织颤抖,这种感冒头疼、身疼、腰疼而喘,身上没有汗。这种表现是由于身体温度已经超过了排汗所需的温度,头疼是由于血循环向外、向上的趋势已明显升高,既然排汗的条件已经具备,为什么汗还不出来呢?这种情况是因为汗腺不分泌汗液, 所以排异系统不能完成排异。所以排汗是一个趋势。根据这个趋势,需要用发汗法,既用“麻黄汤”。

麻黄汤方剂组成:

麻黄 10g、桂枝 10g、杏仁 10g 打碎、甘草 6g。

以水 200 毫升煮 30 分钟,取汁 100 毫升。再加水 100 毫升煮取 50 毫升。头汁二汁混为一杯。

15 岁至 18 岁每服 75 毫升,一日二次服。

10 岁至 14 岁每服 40 毫升,一日二次。

3 至 5 岁每服 15 毫升,一日两次。

3 岁以下酌量减服。

服药后出一点小汗,但不是一见有汗便可以止汗,必须是潮润润地延长 10 小时以上,病必然痊愈。如一见有汗便揭去衣被,汗即停止,病必不愈。

麻黄汤方的使用要诀:“畏寒发热,没有汗”

这个方剂是发汗的方剂。麻黄是促进汗腺分泌汗液的。桂枝试温通血脉的。杏仁是促进肺组织中向外分泌痰液的,因为排出肺组织中的异物,所以是肺中的排异药,能治喘。吃了杏仁吐痰会滑利,容易咳出来。总之,这个方剂是向体表排出异物而结束排异反应。身体组织中的致病物随汗而排出来了。这个方剂最要紧的是:必须是“发热畏寒,没有汗”发热不畏寒不能吃,有汗不能吃。只要记住这两点,便不会发生错误。切忌【记】!

处理方法之二:治疗普通感冒的桂枝汤方

还有一种感冒:发热,稍微畏寒,头疼不重,身酸软,身上时有汗时无汗。有汗时体温不过37℃至 38℃之间,无汗时体温到 38℃,这个感冒与流感有不相同处,有相同处。两个相比较一下, 我们就知道有分别了。

流感是发热 39℃以上,普通感冒是发热 37℃以上。流感是发热畏寒、颤抖身疼,普通感冒是微恶寒身不疼酸软。流感是身无汗,普通感冒是一时有汗一时无汗。

二者虽然都是感冒,但排异的趋势不同。我们治法是顺势利导。排异趋势不同,治法当然不同了。我们顺势利导,不同的趋势,就需要不同的顺导啊!流感是汗腺不分泌,用麻黄汤促进汗腺分泌,汗出来了,排异成功了,排异反应就结束了,症状就消失了。普通感冒因为汗时出时止,汗腺是分泌的。但为什么又自己止了汗呢?如果是身热退了,身不酸软头不疼,汗止了,是病愈了。如果汗止了,头疼、发热、畏寒、身酸还没解除,则使排异活动还在继续,病没好。其原因在于体液不足,此时如果增加身体的津液,汗出绵绵不绝,异日随汗排出,排异反应就会结束,病愈了。这个趋势用“桂枝汤”

桂枝汤方剂组成:

桂枝 30g、白芍 30g、甘草 15g、大枣 12 枚(切)、生姜 15g(切)。

以上五味药用水 600 毫升煮 30 分钟,取汁 200 毫升。余下药渣再加水 200 毫升煮,取汁 100毫升。两次汁混合一碗。

18 岁以上每次服 150 毫升,一日两次,分早晚各服一次。

15 至 17 岁每服 130 毫升。

10 至 14 岁每服 100 毫升,一日两次服。

6-9 岁每服 80 毫升,一日两次服。

5 岁以下酌情减量服。

服药以后,喝热稀粥适量,温覆衣被取微似汗则病愈。桂枝汤的使用要诀:“时有汗而时无” 这个病的排异趋势是向外排汗而体液不足,所以汗出时有时无。桂枝、白芍、甘草是通血脉的, 因为脉缓,循环缓慢,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如果循环加快,虽然血量并没增加,但循环流通加快, 各种物质供应增加,相对来说效果等同于血液增加,而姜、枣、热粥等物则是直接增加了血量。

这个病最重要的是时有汗而时无。如果无汗绝不可用桂枝汤。这是关键。

以上两个常见病,都属发汗排异,但二者必须区别,不可稍微有疏忽,切忌!结语:顺势利导排异是治疗感冒,让宝宝不再被发烧反复困扰的要诀。

针对此问题,郭老对两种汤方做了系统的原理介绍,让妈妈能对这两个方子轻松判断,正确运用。

“麻黄汤”是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剂,发高烧、畏寒、颤抖、不出汗的感冒,要用“麻黄汤” 发汗法。

而发热不甚高,畏寒也很低,时而出汗时而无汗,是普通常见的感冒。因为时而有汗,所以不能用发汗法,只用解肌法——“桂枝汤”方。

麻黄汤与桂枝汤都是排异法。因为人的排异本能向体外排出异物的趋势不同,我们就用不同的方法顺势利导。麻黄是发汗药,能使汗腺分泌汗液,但必须与桂枝同用方能发汗。因为麻黄还有一个利尿的作用。如果与桂枝同用必发汗;如果与甘草同用或单用,就可能利尿。医生必须熟悉药物的配伍发生的效用。

麻黄汤的目的是开放汗腺,分泌汗液,所以要麻黄、桂枝同用。桂枝汤。桂枝汤不使汗腺分泌, 因为有时汗出;汗腺的开合正常,分泌也正常。只是汗出来了,不能持续。不能持续有汗,便不能持续排异。不能持续有汗的原因是体液不充足。桂枝、白芍是通血脉的药,能使血循环加速周转流通。生姜、大枣、热稀粥都是增加体液的。这是个补充体液帮助本能系统排异的方法。仲景称麻黄汤为发汗法;称桂枝汤为解肌法,都是顺势利导法。

这两个病最可怕的是不认识生命的排异系统,不知顺势利导排异,用最简单、最无理的对抗方法——物理降温与激素退烧或滥用抗生素退热,破坏了排异反应,使体内的病菌、病毒以及异物不能排除,必会发生病情的恶性变化。如流感发热用对抗物理降温或激素退烧必发生肺炎。如普通感冒退烧不得法必会造成“亚健康”和其他病。慎之!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武卫华
武卫华 主任医师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生殖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