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发表者:彭靖园 人已读
粘接桥,英文名称为resin-bonded fixed partial denture,是利用树脂粘接材料将固定义齿的桥体粘接到邻接基牙上,从而修复牙列缺失的方法。
1980s年代,马里兰桥(Maryland bridge)为代表的金属翼板粘接桥已被应用于临床。由于当时无树脂粘接剂,修复体有可能脱粘接。近20年来,新一代的粘接技术利用机械固位,以及树脂水门汀双固化的技术,配合数字化扫描,加强固位力和精确性,达到可靠的修复效果。
病例一:老年男性,下前牙单颗缺失,牙槽嵴极度狭窄,低平。
请种植科会诊,下前牙种植需垂直向骨增量或者水平向骨增量,近远中距离不足的情况下无相应直径的种植体。患者选择金属翼板粘接桥修复。
图1 下前牙缺失,缺牙间隙极狭窄。采用数字化口扫,计算机设计金属翼板外形,精准修复。
图2 下前牙缺失,金属翼板粘接桥唇侧观察不明显,牙齿磨除少。下前牙缺失修复7年后复查,修复体稳固可靠。
病例二:老年男性,慢性牙周炎已控制,上下前牙散在间隙,少数基牙轻度松动。可选择双端粘接桥,起到牙周夹板的作用,修复缺失牙。嘱咐患者定期牙周维护,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图3 患者前牙散在间隙。采用粘接桥将松动牙连接在一起。
牙周夹板固定,将多颗松动牙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咀嚼单位,提高患者咀嚼的稳定性。牙周夹板固定可以分散牙合力,减轻牙周组织的负荷,使得患牙得到生理性休息,利于牙周病变组织的恢复和愈合。
图4 金属翼板粘接桥,制做牙周夹板
除上述2种情况之外,有些患者的前牙需要先拔除后种植。可选择天然牙的牙冠制作光固化树脂粘接桥,或者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树脂粘接桥,进行种植前临时修复。
本文是彭靖园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