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乐驰
主任医师
上海中山医院
结直肠外科
肿瘤患者如何更好看病?建议1:写好备忘录(把诊治经过记录下来)
894人已读
恶性肿瘤治疗过程是漫长的,尤其肿瘤偏晚期,如转移性结直肠癌(4期),包括先全身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甚至免疫治疗,肿瘤缩小后进一步手术根治,在随访过程中又出现再发,再换药物治疗等。这期间可能转诊各个科室不同医生,甚至不同医院,就诊过程中,大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 治疗刚开始,大家相对很清楚何时手术,用了哪些药化疗,但到后来何时用过哪些药物往往都不清楚了
2. 门诊接触新的医生,医生首先会问病史,还没等你们勉强把治疗经过说完,后面病人都开始催,医生也无法短时间完整了解详细过程,有时甚至影响下一步的治疗决策
3. 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往往一开始敏感,后续慢慢出现耐药,但有些药物长久没用后,再使用时仍有可能有效果,这就需要对以往的治疗过程进行仔细分析
4. 肿瘤诊治过程中,有时要参与多学科讨论(MDT模式),需要提供整个诊治记录(包括不同医院),到时临时整理资料很容易出差错
5. 让医生孤立看某个阶段几张报告单,往往无法判断这阶段治疗是否有效,肿瘤治疗需要一个连续动态观察,才能得出最客观结论。
如何同时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呢?其实也简单,就是一开始有个意识,把每次来医院的诊治经过如实记下来,并分几个部分或阶段,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等),既往其他疾病、某年某月,因为----在哪个医院 哪个医生做了某某治疗,效果如何,主要检查报告是—等等。
附注之前接诊患者整理的诊疗过程,可供参考:



本文是叶乐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