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发表者:宋妍 人已读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其严重程度并不足以解释患者的痛苦与焦虑。
一、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位或器官,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胃肠道感觉异常,疼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等,皮肤感觉异常,烧灼感、疼痛、痒、麻木、蚁走感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症状。症状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二、诊断
1.症状标准
(1)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在下列4组症状之中,至少有2组共6项:①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腹胀或胀气;嘴里无味或舌苔过厚;呕吐或反胃;大便次数多、稀便,或水样便;②呼吸循环系症状,如:气短;胸痛;③泌尿生殖系症状,如:排尿困难或尿频;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异常的或大量的阴道分泌物;④皮肤症状或疼痛症状,如:瘢痕;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或刺痛感。
(3)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躯体障碍的证据,能对症状的严重性、变异性、持续性或继发的社会功能损害作出合理解释。
(4)对上述症状的优势观念使病人痛苦,不断求诊,或要求进行各种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5)如存在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但不占主导地位。
2.严重标准
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障碍。
3.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
4.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障碍、心境精神障碍、适应障碍,或惊恐障碍。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治疗开始时要重视医患关系的建立。要以耐心、同情、接纳的态度对待患者的痛苦和诉述。应该告知患者他是罹患了一种疾病,并以积极的口吻向患者叙述躯体化障碍的各种表现。医生应该向患者保证,目前没有依据证明躯体疾病导致患者的不适,而患者的不适可能和应激有关。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形式,其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之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减轻心理因素的影响。
(1)支持性心理治疗 给予患者解释、指导、疏通,令其了解疾病症状有关的知识,对于缓解情绪症状、增强治疗信心有效。
(2)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对于症状的彻底缓解有效。
(3)认知治疗 对于疑病观念明显且有疑病性格的患者,予以认知矫正治疗,有远期疗效。
(4)森田疗法 使患者了解症状实质并非严重,采取接纳和忍受症状的态度,对于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
3.药物治疗
躯体化障碍患者常常会有焦虑和抑郁症状,可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精神病药三类。SSRI、SNRI对于改善患者躯体疼痛症状有一定作用。常用苯二氮䓬类或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适用于有偏执观念的患者或疑病观念的患者。
本文是宋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