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省癌症数据大公开,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癌吗?
2023年3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癌症报告——《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共纳入了487个癌症登记处的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为了确保真实性和全面性,一般滞后3~6年。因此,这份报告也是目前关于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数据的最新、最具代表性的报告之一。今年报告的一个亮点是首次提供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癌谱的流行情况。根据本省癌谱流行情况,对应省份的人可以根据本省癌谱的情况,进行更精准的预防、筛查。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只有这些区域癌症才高发,癌症不分区域,癌症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肺癌‼️
发病数82.81万/死亡数65.7万
⭐ 高发省份:除甘肃、青海、广西、海南和藏区外的其他26个省
诱发肺癌的病因主要是吸烟。吸烟量越多,烟龄越长,患肺癌的风险越大。除了祸害自己,吸烟造成的二手烟还可能祸害其身边家人好友患肺癌。
煤烟污染、油烟污染以及大气污染则是引发肺癌的其他帮凶,所以,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提点要求吧。
✅ 防癌建议
1️⃣ 雾霾天尽量少出门,必须出行的话,要尽量减少在室外的停留时间,同时佩戴好口罩,以防PM2.5摄入。
2️⃣ 不主动抽烟,也尽量避开二手烟和三手烟。
3️⃣ 警惕厨房油烟污染和房屋装修材料污染等。
4️⃣ 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有肿瘤家族史、有职业暴露史等)要每年做早期筛查。
肝癌‼️
发病数38.88万/死亡数33.64万
⭐ 高发省份:广西、海南、西藏
肝癌作为有方法预防的癌种,不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全国都挤进了前五。
肝癌的产生是肝脏长期、反复徘徊于修复和损伤之间,直到修复跟不上损伤就会发生肿瘤。因为肝脏只有极细的末梢神经,它很难直接向神经中枢传达信号,所以对于一般的损伤,肝脏都以其强大的代偿和再生能力默默承受着。
很多情况下,即使肝脏“感觉不好了”,也不吭声不抱怨。
虽然肝脏喜欢“沉默不语”,但是我们只需要时刻了然于心,就能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肝癌高危人群,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酗酒、肝硬化、肝癌家族史、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患有乙肝或丙肝等。
超过80%的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已是中晚期[4],只有不到10%的人可以在确诊后活过5年[5],但肝癌早期治愈率则在90%以上[6]。抗击肝癌,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 防癌建议
1️⃣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每半年做一次癌症筛查。
2️⃣ 接种乙肝疫苗。
3️⃣ 戒酒,最好一滴也不要喝。
4️⃣ 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胃癌‼️
发病数39.65万/死亡数28.85万
⭐ 高发省份:甘肃、青海
之所以会出现胃癌,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西北地区的物产不是很丰富,人们又喜欢吃腌制的食物,腌制过程中容易导致亚硝酸盐出现,这类物质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会变成亚硝胺,是导致胃癌出现的主要原因。
✅ 防癌建议
1️⃣ 不吸烟。
2️⃣ 多吃新鲜蔬果。
3️⃣ 饮食少盐少腌渍。
食管癌‼️
发病数25.25万/死亡数19.39万
⭐ 高发省份:山西、江苏、重庆、四川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患者在全球占比达到了51%-53%,由此可见,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趁热吃”、吃饭过于粗糙都是诱发食管癌的因素。2016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 65 ℃ 以上的热饮列入了2A 类致癌物(有致癌风险)。《国际肿瘤杂志》研究发现喜欢喝大于等于60 ℃ 热茶的人,会增加 41%食管癌的风险。
✅ 防癌建议
1️⃣ 少吃烫食,别吃太快。
2️⃣ 不吃腐烂发霉的食物。
3️⃣ 少吃咸鱼腌肉和煎炸烤食物。
4️⃣ 烟要戒,少喝或者不喝酒。
乳腺癌‼️
发病数30.6万/死亡数7.17万
⭐ 高发省份: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上海、新疆
乳腺癌是全球新增患者最多的癌症。全球226万新发的乳腺癌患者,有19%出现在中国。事实上,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以全球两倍的速度增长。
乳腺癌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却依然没能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现在大家工作压力比较大,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我国的乳腺癌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从2000年开始,4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就正在持续增加,还有研究发现,即使到了相同年龄,更晚出生的女性,乳腺癌风险也是会持续升高的。早期发现的乳腺癌有着较大的治愈机会,晚期乳腺癌治愈率较低。
如果平时能多注意胸部健康,早发现早治疗,会大大提高战胜乳腺癌的可能。
✅ 防癌建议
1️⃣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每半年做一次癌症筛查。
2️⃣ 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保持良好情绪。
3️⃣ 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
4️⃣ 适当运动,避免过度肥胖,避免摄入含激素类药品。
癌症发病和死亡呈持续上升趋势
2016年新发癌症406.40万例,死亡241.35万例。0-74岁累积发病率和死亡率为21.42%和11.85%。
简单换算一下,我国平均每天有1万多人会被诊断为新发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人确诊。

与2014年新发病人数380.4万和死亡人数229.6万,以及2015年新发病人数392.9万和死亡人数233.8万相比,发病和死亡人数都呈上升趋势。
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癌症
2016年,男性新发癌症223.43万例,死亡153.07万例;女性新发癌症182.96万例,死亡88.28万例。
男性癌症粗发病率、粗死亡率,以及0-74岁累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女性。
高发和死亡癌种上,男性和女性也有很大差异。男性的高发癌种分别是:肺癌、肝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女性则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以及胃癌。
城市比农村地区更易患癌症
城市地区新发癌症249.59万例(61.41%),死亡142.98万例(59.24%);农村地区新发癌症156.81万例(38.59%),死亡98.37万例(40.76%)。
相比之下,城市地区癌症中标化发病率(196.38/10万)高于农村地区(182.21/10万);但中标化死亡率(104.44/10万)低于农村地区(108.01/10万),这意味着农村地区患病风险相对较低、死亡风险相对较高。
年龄越大越容易得癌症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分别在80-84岁和85岁以上的年龄段达到高峰。
60-64岁和50-54岁年龄段的恶性肿瘤病例最多,60-64岁和75-79岁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的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也最多。
一般来说,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但20-49岁年龄段的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中建议:年龄超过40岁的高危人群至少每半年做一次筛查。
希望每个人都能用实际行动,维护自身的健康。积极预防,主动筛查,规范治疗,把癌症扼杀在萌芽中!文章的最后,再次呼吁大家趁早掌握防癌知识,并把以上信息转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起收获健康的人生。

本文是郭晓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