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S(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
DBS(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取决于病人病情的进展情况、病史、病人的年龄、既往药物使用情况等因素的综合评估。每位患者在术前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包括影像检查、美多芭冲击试验、认知评估、心理评估等,预判术后的效果及患者是否耐受手术治疗。
DBS(脑起搏器)对手抖、肌强直的改善效果
DBS(脑起搏器)手术就是向大脑深部核团植入电极,脑起搏器(DBS),传送高频电刺激来控制帕金森病症状的一种方法,可通过体外调控刺激频率、电流、电压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临床研究显示 DBS 治疗帕金森病有效:
DBS对震颤(手抖)、肌强直、运动迟缓都有明显效果它可以减少患者关期的时间,减少不自主运动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也可减少服药剂量,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术后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如疼痛、悲伤或睡眠也会有所改善。DBS 可以持续改善开期时间和不自主运动,但不能治愈帕金森病或延缓其进展。一般在术中,测试过程中患者就能感受到手术的效果,手术开机后,一般肢体僵直的现象立即就能改善,这个时间大概在几秒,关于震颤的改善时间,基本在几秒、几分钟、几十分钟及几天不等。
DBS手术也有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有:
原发性帕金森,或遗传性帕金森、各种基因型帕金森,对复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
药效已显著减退,或出现明显运动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出现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到药物疗效。
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震颤。
DBS手术存在以下禁忌症,一般不推荐手术,主要有:
有明显认知功能障碍。
有严重(难治性)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有医学共病影响手术/生存期。
需要提醒的是,DBS手术和帕金森药物之间是一种协同作用、联合作用,联合的效果大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认为手术后就万事大吉,需要根据病情的进展,及时来医院进行调控以及药物的调整,同时配合康复训练,纠正异常姿势,提高肢体的肌力,才能尽可能的恢复正常生活。
本文是王学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