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正确对待干眼症?
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在眼科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多,会引起泪膜不稳定,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患者常会出现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等症状,这样的一类疾病被称为干眼。
干眼症是怎么引起的?
泪液分泌不足
a.年龄: 随年龄增加,泪液分泌会减少。
b.某些疾病: 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等。
c.药物:如抗组胺药、激素替代疗法、抗抑郁药、节育药物以及治疗高血压、痤疮、帕金森病的药物等。
d.损伤:炎症、射线等导致的泪腺损伤。
泪液蒸发过多
a.环境因素: 大风、空气干燥以及吸烟的环境。
b.阅读、开车或长时间使用电脑等注意力高度集中时,由于眨眼次数减少导致泪液蒸发过多。
c.眼睑疾病:脸外翻或内翻等。
泪液成分异常
泪液由三种基本成分(水分、脂质、黏液)混合而成,任何一种成分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干眼,如睑板腺堵塞导致脂质分泌异常。
干眼常会累及双眼,患者通常会感到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烧灼感、酸胀感、眼红、眼痛、畏光等症状。干眼早期仅轻度影响视力,若病程继续进展则可发展为角膜损伤,此时患者常表现为眼痛明显加剧难以忍受,晚期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或继发感染,形成斑翳,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
干眼症应该做哪些检查诊断?
检查在安静和暗光环境下进行,把试纸放入被测眼下的结膜囊内,患者向下看或轻轻闭眼,5 min后取出滤纸,观察滤纸浸湿的长度: 浸湿长度<10mm但>5 mm为分泌偏低,浸湿长度<5 mm可诊断干眼。
泪膜破裂时间
沾有荧光素滤纸条轻点一下结膜囊,在裂隙灯下用钴蓝光看角膜表面,从最后次眨眼开始计时,到角膜表面绿色的荧光素薄膜出现第一个黑色的破裂为止,称为泪膜破裂时间,这个时间长于10秒是正常的,如果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该试验适合干眼症的初筛。
干眼症患者泪液渗透压比正常人增加25mOsm/L,若渗透压>312mOsm/L,则可以诊断干眼症。该试验特异性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
干眼症的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1.人工泪液或自体血清:干眼症的主要治疗药物,用于替代泪液成分。
2.促进泪液分泌:新斯的明可以促进部分患者泪液的分泌,但有些患者疗效不佳。
3.减轻眼表面炎症:局部应用低浓度激素或环孢素A滴眼液,可以减轻眼表面及泪腺的炎症,改善泪液分泌。
4.治疗睑缘炎:服抗生素或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眼膏等,改善眼表环境。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为干眼症的基础治疗,尤其对于脂质异常型干眼及蠕形螨睑缘部病变者更为重要。
干眼雾化仪器治疗。干眼雾化治疗仪带有温控加热系统,主要治疗的原理为:
1、通过管道加热,眼罩聚集热气,产生的热效应可以扩张睑板腺,软化睑板腺内的分泌物,促进分泌物排出,使睑板腺腺口通畅,恢复睑板腺功能,达到缓解干眼症状;
2、促进眼表湿润,也可以将治疗干眼症的药物加入雾化机内,通过超声波雾化直接作用于眼表,提升眼表局部给药治疗效果;
3、对泪器、睑板腺体氧疗,促进再生,组织修复;
4、热敷后用专用器械进行睑板腺按压,睑缘清洁。
本文是吴晋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