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卫国 三甲
李卫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

帕金森患者五项心理疑惑

120人已读

面对帕金森病你是否还心存疑惑?

问题一:帕金森病能否治愈?

帕金森病无法治愈,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的病变部位是脑内黑质。黑质里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数量减少。这种神经元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开始出现症状。随着时间的进展,残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也越来也少,症状也就越来越严重。

问题二:帕金森病发展到什么时候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来说,在起病的早期,左旋多巴治疗效果显著,吃药后症状改善明显,这个时期持续大约4-5年的时间,在这个时期还不需要手术治疗。当服用美多芭、息宁、安坦、金刚烷胺等药物,疗效降低,或服药后出现开关现象、剂末现象、异动症等,此时病情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就该考虑手术治疗。

开关现象:是指帕金森病症状在突然缓解和突然加重之间转换,缓解时常有不自主运动,加重时全身僵硬、寸步难行。

剂末现象:又称疗效减退,是指每次用药后有效控制症状时间缩短,患者服药后不久症状控制最好,几小时后,症状逐渐加重,一直到下一次服药后,症状又减轻。

异动症:是指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跳舞样运动,肢体不受控制而随意运动。

运动并发症早期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可比较充分发挥DBS的长期疗效, DBS治疗在改善运动症状和运动并发症的同时,有望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降低运动并发症的影响。 但是,受医疗水平和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国内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疾病的晚期才考虑手术治疗。当药物无法取得满意的疗效时即可考虑手术。在权衡风险和获益的前提下,适当提前进行DBS治疗,使得患者在有限的病程中充分受益于DBS的长期疗效。

问题三:脑部手术风险是不是很大?

脑深部电刺激是立体定向手术,手术创伤小。手术中利用MRI、电生理记录仪器、定向仪器和神经导航等先进的设备,可以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避免了盲目性,手术范围在1mm以内,属于微创手术。术后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小于1%。

问题四:老年人能不能耐受手术?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脑内电极植入。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因此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清醒状态,手术时间大约2-3小时。第二步是在胸部植入脉冲发生器。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采用插管全麻,手术时间大约1小时。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只要不是有较严重心脑肺疾病,一般情况的老年人接受这个手术是很安全的。

问题五:手术治疗效果如何?

根据接受脑起搏器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效果统计来看,运作症状改善效果显著。术后可全面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平衡障碍等。经过数月刺激,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减轻开关现象、剂末现象、异动症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卫国
李卫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