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来了,别只知道奥司他韦!
一、流感小知识
流感是一种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导致,偶尔由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交谈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接触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而感染。也有可能通过呼吸过程释放的小空气微粒传播而致病。潜伏期通常为1~4天(平均2天),具有快速和高度的传播性。
二、流感的治疗
一般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需由临床医生充分评估是否给予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经临床医生判断,尽早(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减轻流感病情严重程度,降低住院率。
三、流感常用抗病毒药物
目前临床常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01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儿童可以选择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帕拉米韦等,具体药物及用法见下表1。

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开始(症状出现后的48h内),早期治疗可减少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和(或)缩短用药时间,从而降低发生耐药的风险。但是在出现流感样症状48h后的治疗也有一定临床获益。除了上述的药品,我国目前上市的还有另外2类抗病毒药物,即细胞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M2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其中,阿比多尔临床数据研究不足,儿童使用尚无充分的循证证据,且临床使用较少;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乙型流感病毒无效且对于甲型流感的流行病毒株广泛耐药,已不建议使用。
儿童流感用药选择对于门诊确诊或疑似非重症流感儿童(年龄<5岁)的治疗,一般会首选口服奥司他韦,若患儿无法口服药物,可选择静脉给予单剂帕拉米韦;若患儿年龄≥5岁,其抗病毒治疗的选择包括口服奥司他韦、吸入性扎那米韦、口服玛巴洛沙韦和静脉给予帕拉米韦。具体选用哪种抗病毒方案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是否可以耐受口服或吸入性药物、有无药物使用禁忌症、病情的复杂性以及患者或家属的意愿等。需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和帕拉米韦都是处方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随意自行使用,更不能滥用。
四、流感的对症治疗
流感的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减轻不适、促进康复为原则,主要包括退热降温、缓解咳嗽和鼻塞流涕和补充营养。常用对症治疗药物的作用、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见下表(下表适用于成人)。

儿童能选用的药物:对于发热、头痛、咽炎和(或)肌痛引起的流感相关不适,治疗可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大于3个月的儿童)或布洛芬(大于6个月的儿童)。在使用退热药和镇痛药时,不建议同时使用复方感冒药,以避免使用多种含有相同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服用过量。另外,儿童发热尽量不要使用阿司匹林或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物,以免发生严重的瑞夷综合征。咳嗽和鼻炎的对症治疗与普通感冒相同。具体建议咨询医师或药师。
五、流感的预防
1.大多数流感患者能自行恢复而不留后遗症,但部分患者需要就诊。因为流感会造成肺炎(一种严重肺部感染),有可能致死,仍需引起重视。
2.预防流感有效且经济的手段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不同年份的流感疫苗效力不同,但即使在效力较低的年份仍有一定的预防效果,还能预防患流感后出现的严重病情。需要注意接种疫苗后仍可能发生流感。另外,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可抑制减毒活疫苗流感病毒的复制,从而减弱疫苗疗效。因此,服用奥司他韦48小时内和玛巴洛沙韦17天内,应避免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无时间限制,不受药物的影响。建议老人(>65岁)、体弱、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个月-3岁的儿童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因为疫苗是在对当年流行病毒毒株预测的基础上制成的,几乎每年流感病毒毒株都发生变异。接种疫苗后需要约两个星期的时间,身体才会产生抗体,起到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建议在冬春流感高发季节前提前接种。
3.打喷嚏或咳嗽尽量用纸巾或干净的手帕遮挡口鼻,避免病菌四处播散,传播他人,并及时洗手。
4.勤洗手。经常用肥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本文是陈春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