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曾涛 三甲
曾涛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神经内科

LGl1抗体脑炎相关癫痫发作的研究进展

84人已读

在我国,约61.95%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有癫痫发作[1]。而在21.6%的边缘叶脑炎病历和1.0%的不明原因癫痫病历中可以检测到LGl1抗体,而癫痫发作也可以是LGl1抗体脑炎的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

LGl1抗体脑炎相关癫痫致病机制

LGl1是一种由神经元分泌的电压门控钾通道复合蛋白,仅在人体大脑中呈高表达,在脊髓中等表达,其余器官未检测到表达。

实验发现,在LGl1抗体脑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IgG染色的小鼠脑切片中,海马神经纤维的标记表达程度较高。

LGl1与其相关疾病的癫痫症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① LGl1可以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神经元前体细胞LGl1功能丧失可能导致皮质发育不良;

② LGl1也可参与神经元离子通道的调控,阻止Kv1.1通道失活使细胞中钾增多。

LGl1抗体脑炎相关癫痫诊断评估

目前LGl1抗体脑炎相关癫痫尚无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

但有研究根据AE与癫痫的预测模型(APE2) 提出了10条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括号里数字为评分)

①在1~6w内新发且快速进展的精神症状或新发癫痫症状(+1);

②精神行为异常变化(+1);

③自主神经功能异常(+1);

④在神经症状出现后5年内没有潜在的全身恶性肿瘤而出现病毒感染症状(流涕、咽痛、低烧)(+2);

⑤面臂肌张力障碍(+3);

⑥面部肌张力障碍(非FBDS)(+2);

④药物难治性癫痫(+2);

⑧脑脊液检查提示炎症(+2);

⑨MRI 报告颅内炎症(T2/Flair,·成像示边缘叶异常信号)(+2);

⑩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后5年内确诊癌症(上皮鳞状细胞癌、皮肤基底细胞癌、颅内肿瘤、脑转移瘤除外)(+2)

APE2评分≥4:对癫痫自身免疫病因的特异性为85%

APE2评分≥7:对癫痫自身免疫病因的特异性性为100%。

LGl1抗体脑炎相关癫痫治疗手段

治疗主要目的是抑制机体免疫反应,降低LGl1抗体浓度,增强神经系统LGl1活性, 减少癫痫发作频率,避免对脑实质造成不可逆损伤。

与许多其他抗体介导的神经系统疾病一样,在使用抗癫痫药物的同时,主要是使用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治疗。

一线治疗:

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以及血浆置换作为一线治疗,在多数病历报道中均有一定治疗效果。

Teng等[8]在对431例LGl1抗体脑炎患者的系统回顾中发现,接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患者中41.67%症状完全缓解 55.00%症状部分缓解,3.33%症状未缓解。相比之下,仅糖皮质激素治疗病历有51.16%完全缓解,41.86%部分缓解,6.98%没有缓解。

一项研究中,与免疫球蛋白相比,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更易出现症状好转,后者有效性高达前者的9倍[9]。 但由于目前尚无明确的生物标志物可以评估LGl1脑炎患者复发的风险,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时长、是否联合其他免疫疗法通常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否有合并症及医生的临床经验,因此一线免疫治疗的疗效不尽相同。

而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的LGl1 抗体脑炎和CASPR2抗体脑炎患者组与未应用的对照组相比,癫痫发作频率下降约50%。但此项研究随访时间仅为3个月,缺少了更多说服力[10]。

总体而言,免疫治疗对于控制癫痫症状的发作效果更好,至少有53%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癫痫症状得到了控制

二线治疗:

利妥昔单抗与环磷酰胺属于临床上普遍接受的二线免疫用药,吗替麦考酚酯和硫唑嘌呤属于长程免疫用药。

考虑到环磷酰胺的药物毒性偏大,多数临床医生倾向于将利妥昔单抗作为首选二线用药。

三线治疗:

针对难治性LGl1抗体脑炎,部分学者开始追求新型三线药物。主流三线药物常见机制为针对浆细胞的治疗,如达拉图单抗针对在浆细胞上高度表达的II型糖蛋白CD38、硼替佐米和托西利珠单抗可能对浆细胞存活产生负面影响。

托法西替尼可以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低剂量IL-2和拉帕霉素通过渊节免疫平衡和缓解神经元损伤来缓解临床症状[11]。目前世界上针对这些药物的临床报道案例较少,因此是否应用于患者治疗还需斟酌考量。

有研究表明,LGI1抗体脑炎局灶性癫痫发作对卡马西平相对敏感,而任何抗癫痫药物对于FBDS几乎都不起作用。一般来说,LGl1抗体脑炎患者不需要长程持续的应用抗癫痫药物,大多数病例证实急性期后停用抗癫痫药物,癫痫发作复发的风险较低。





曾涛
曾涛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