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京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肿瘤血液科
“5年生存率”或“5年内不复发”有怎样的临床意义?患者应该如何看待?
181人已读
在医学领域,“5年生存率“和“5年内不复发“(即5年无病生存率)都是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统计指标。
“5年生存率“是指确诊肿瘤后存活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比例,包括无瘤生存和带瘤生存的患者。这个指标反映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存活的概率,但并不特指患者只能活5年。一个高的5年生存率通常意味着该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另一方面,“5年内不复发“或5年无病生存率专指在术后5年内没有出现复发且仍存活的患者比例。这个指标不仅反映了治疗的效果,也暗示了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不高,治愈率相对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达到“临床治愈”阶段的患者,也可能仍有肿瘤细胞存在,存在复发的可能性。
因此,这种情况不能被视为“完全治愈”。患者在达到5年生存里程碑后,仍需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这些统计数据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重要的参考信息,它们有助于了解治疗效果并规划后续治疗和监控策略。然而,这些数据仅为统计估计,个体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患者应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合适的治疗和随访计划。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