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武胜
李武胜 主治医师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定乡卫生院 中医科

50种常见病的中成药治疗(大医王献民)

455人已读

云南勐海 明医 李武胜医师


特别说明:王献民老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扶阳医学传承基地郑州分基地的负责人,这50种常见病的中成药治疗是王老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本文章仅作为中医爱好者理论交流使用,读者如有类似情况以医院执业中医师处方为准。

中 成药很多,我们怎样去辨证应用呢? 下面,我们就常见疾病,根据王献民老师的临床所得,将一些辨证施治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本课程讲授的五十种常见病,用王老师介绍的中成药治疗方法,至少百分之七八十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临床实践中可以对号入座,辨病论治,简单实用。

1、小儿感冒发烧

疾病分析:感冒发烧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抓住机会把身体的邪气排出去,无论是新感的邪气还是伏藏的邪气。感冒发烧就像家里进贼一样,正确的做法是把门打开,把外贼和内奸一并请出去,邪去正安,但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引狼入室,把门锁住,闭门留寇(比如说输液,液体是冰凉的,抗生素中医认为大多是寒凉药,损伤人体正气)。由一个简单的感冒,治成咳嗽,由咳嗽变成气管炎、肺炎,再到哮喘、过敏,由过敏到结节,由结节最后发展为肿瘤。很多孩子由于治疗方法不对,导致腹腔淋巴结肿大:经常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伤脾胃)、面色苍白、生长发育迟缓(伤肾),这些孩子一般烧一次,身高就会长一次。所以感冒发烧不能当成小事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只要是出现发烧,就要认真对待,一定要把病邪枢转到体外(扶阳医学临证核心),达到邪去正安。病邪去了,即使是把家里的瓶瓶罐罐打烂了,也可以再置办,这就好比是感冒发烧完后人体的自我修复,慢慢恢复气血水平,但若是把邪气留下,那就积重难返很麻烦了(结节、肿瘤)。

婴幼儿发烧一般很单纯,多以食积发热居多。

处方:四味脾胃舒颗粒1包+藿香正气合剂1支+小儿柴桂退热颗粒1-2包

用法:根据发热高低一天可服3-6次,发烧越高一天服的次数越多,以上是1-3岁儿童用量,1岁以内减量、3岁以上儿童适当加量,一般1-3天均可退烧,退烧的儿童或婴儿,体质会更好。

成年人发烧:用四味脾胃舒颗粒4包+藿香正气滴丸2管,咳嗽加复方罗汉果止咳颗粒2-3包,一天3次。

加减:若不大便可加服四磨汤口服液或肥儿丸,只要发烧体温超过37.5度,就两个小时喝一次药,大便一通(枢转到阳明)就会退烧,而且体温不会再升高上去。若咳嗽加小儿消积止咳合剂1-3支,一日三次;如果咳嗽止不住,再加服肺力咳合剂10ml,一日三次;若喘,加小儿麻甘颗粒1-2包,一日三次。

中成药配方四味脾胃舒颗粒(陈皮、茯苓、山楂、鸡矢藤),藿香正气合剂(藿香、白芷、苍术、陈皮),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柴胡、桂枝、黄芩、蝉衣),复方罗汉果止咳颗粒(枇杷叶、桑白皮),四磨汤口服液(木香、枳壳、槟榔、乌药),肥儿丸(煨肉豆蔻、木香、炒六神曲、炒麦芽、胡黄连、槟榔、使君子仁),小儿消积止咳合剂(槟榔、莱服子),肺力咳合剂(黄芩、前胡),小儿麻甘颗粒(麻杏石甘、黄芩、桑白皮、苏子、地骨皮)。

2、小 儿腹泻或病毒性腹泻

处方: 四味脾胃舒颗粒1包+温胃舒颗粒1包+乳酶生片4-6片(小儿绿便)

用法:一日四次。

加减:若发烧加藿香正气合剂一次1-2支。

中成药配方:温胃舒颗粒(炙黄芪、党参、制附子、肉桂、砂仁、补骨脂)

3、小 儿便秘

处方: 四味脾胃舒颗粒+四磨汤口服液

用法:四味脾胃舒颗粒可以长期服用(药食同源),四磨汤口服液间断服。

4、小 儿胃疼或腹痛

处方: 四味脾胃舒颗粒+桂附理中丸或温胃舒颗粒+藿 香正气合剂一次1-2支。

用法:一天3-4次,一次各一袋。

中成药配方 :桂附理中丸(油桂、制附片、党参、炒白术、炮姜、炙甘草炙黄芪、党参、制附子、肉桂、砂仁、补骨脂)

5、小 儿口腔溃疡

处方: 四味脾胃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

用法:一天3-4次。

加减:若便秘加四磨汤口服液。

中成药配方: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

6、小 儿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高热

处方: 四味脾胃舒颗粒+ 藿 香正气合剂+双黄连口服液或小 柴胡颗粒(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或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用法:一天3-4次。

加减:若大便干结加四磨汤口服液。

7、 口腔溃疡

疾病分析: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和咽炎,均和脾胃虚寒有关,治疗应当寒温并用。

处方:桂附理中丸+ 四味脾胃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

用法:一天3-4次。

加减:若大便干加四磨汤口服液。

8、 反流性食道炎,胆囊炎

处方: 桂附 理中丸+ 四味脾胃舒颗粒+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片或藿胆丸(一次3-6g)

用法:一天3-4次。

中成药配方:消炎利胆片(穿心莲、溪黄草、苦木),藿胆丸(藿香、猪胆汁)

9、食管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

处方:桂附理中丸(一次两丸,一日三次) +四味脾胃舒颗粒(一次五包,一日三次)+奥美拉唑肠溶片(一次20ml,一日一次)

加减:若大便干加四磨汤口服液;腹泻热痢用止泻颗粒,寒痢用温胃舒颗粒;幽门螺旋杆菌高,加黄连素或藿胆丸。

中成药配方:止泻颗粒(律草、辣蓼、南五味子根茎)

10、胆囊结石

处方: 桂附理中丸+ 四味脾胃舒颗粒+排石颗粒+藿胆丸

用法:一般要治疗一个月以上。桂附理中丸和四味脾胃舒服颗粒调理中焦脾胃升降,肝胆之气才能正常升降,胆结石才有能力排出去。因为排石颗粒、藿胆丸都有非常寒凉,会伤及胃气,如果不联合治疗很难用一种中成药治好。

加减:若大便干加四磨汤口服液。

中成药配方:排石颗粒(金钱草、石韦、瞿麦)

体质阳虚寒胜,不是患者不讲卫生,有的都已经到了洁癖的程度还有有炎症,所以是自身问题,不是外界环境问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一定要扶助正气才行。

处方:四味脾胃舒颗粒+桂附理中丸+十味扶正颗粒

中成药配方:十味扶正颗粒(四君子汤+四物汤+黄芪、肉桂)

20、妇科肿瘤及囊肿,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

处方:四味脾胃舒颗粒+桂附理中丸+十味扶正颗粒+小金丸(一天吃3克,连服七天,停七天再服七天……这个药里面的毒性成分需要时间来代谢)或桂枝茯苓丸。很多三个月到半年就能消掉。

21、月经不调,痛经

处方:四味脾胃舒颗粒+桂附理中丸+温胃舒颗粒+当归片(一次7片,一天3次)。

22、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

处方:四味脾胃舒颗粒+桂附理中丸+小金丸(一天吃3克,连服七天,停七天再服七天……这个药里面的毒性成分需要时间来代谢)。

23、冠心病,心律失常

疾病分析: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多跟血管里面的垃圾多有关,垃圾沉淀在管壁上。

处方:四味脾胃舒颗粒+丹参滴丸或丹七片。

加减:痰湿过盛,加麝香保心丸(正常用量3粒,病情重的用5-10粒),如舌苔厚腻、鼾声如雷、胸闷气短。胸闷气短、烦躁欲死,缓解的非常快,有的1-2小时就会缓解。

24、高血脂,高血压

处方:四味脾胃舒颗粒+复方降脂胶囊+脑立清丸。

用法:常规应用降压药的同时服用上方,待血压平稳后,逐步减少降血压药的剂量,直到停用降压药物。

中成药配方:复方降脂胶囊(山楂、蒲公英、槲寄生),脑立清丸(磁石、赭石、珍珠母、清半夏、酒曲、牛膝、薄荷脑、猪胆粉、冰片)

25、腰腿痛,阳痿,骨关节病

处方:四味脾胃舒颗粒+桂附理中丸+参龙补肾胶囊。

用法:肾主骨,补肾就能补骨,连服十天就能看到效果。一些骨关节病、腰腿痛服用半年效果非常明显。

藻、锻牡蛎、浙贝母、玄参、郁金、僵蚕、制乳香、制没药、猫爪草、黄药子)

48、 甲状腺功能低下

处方: 四味脾胃舒颗粒+参龙补肾胶囊+桂枝茯苓丸

49、哮喘缓解期

处方: 四味脾胃舒颗粒+蛤蚧定喘丸+桂附理中丸

中成药配方: 蛤蚧定喘丸 (百合、鳖甲、甘草、蛤蚧、瓜篓子、黄连、黄芩、苦杏仁、麻黄、麦冬、石膏、紫苏子、紫菀),滋阴清肺、止咳定喘。

50、呃逆

处方: 四味脾胃舒颗粒+桂附理中丸+四磨汤口服液。

中成药配方: 蛤蚧定喘丸 (百合、鳖甲、甘草、蛤蚧、瓜篓子、黄连、黄芩、苦杏仁、麻黄、麦冬、石膏、紫苏子、紫菀),滋阴清肺、止咳定喘。

以上五十个常见病的中成药辨证施治,基本涵盖了生活中的常见病,用中成药绝大部分可以缓解,一部分可以治愈。临床中还需要辨证论治,不可生搬硬套。

再次感谢尊敬的洄溪堂主王献民老师!

勐海后学 李武胜古中医医师 编辑转发

2024-01-16 21:27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武胜
李武胜 主治医师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定乡卫生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