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谷叶莲 人已读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多见于足月儿,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脏功能正常,无肝病及溶血异常。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
1、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由于母亲哺乳技术不成熟,泌乳量少,婴儿缺乏有效吸吮,处于饥饿、喂养不够状态中, 婴儿机体内热量和液体量摄入不足,使得排便、排尿延迟,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使血清胆红素升高,几乎2/3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出现这种黄疸。该种原因导致的黄疸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量和频率而得到缓解,鼓励产后尽早母乳喂养,尽早开奶,多次哺乳可预防,如黄疸升高达光疗标准,可通过蓝光光疗退黄,可继续母乳喂养。
2、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时间较晚,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过了生理性黄疸期高峰期(7-10天)后黄疸减轻后又较前加重,通常在生后2-3周黄疸持续不退,有的小婴儿在2-3个月内仍有黄疸,表现为非溶血性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其诊断需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其原因可能与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肝酶水平较高,增加肝肠循环有关。一般不需要任何治疗,如黄疸水平较高,达中重度水平时(血清胆红素>256umol/L),可停喂母乳24-48小时,同时蓝光照射退黄,黄疸可明显减轻。
本文是谷叶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