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股骨头坏死植骨时机的掌握
老年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非常简单:症状轻的可以暂时保守治疗观察,症状重的“咔嚓”换就是了。
年轻人虽然有更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某些进展快的股骨头坏死即便手术植骨也可能徒劳无功。
年轻人股骨头坏死,尤其是面积不大不小、症状时轻时重、没塌快塌的类型,这些“颇有个性”的病例治疗方法、治疗时机拿捏起来特别困难。
就像找对象一样,最好、最佳的选择总是可遇而不可求——哪有什么最好,只有比较合适。


选择治疗方法既要考虑病人年龄、劳动工作需求、时间成本,更要考虑性价比;如果保髋手术需要卧床半年多、拄拐1年以上,最后却逐渐塌陷,然后考虑换头——这样的手术不做也罢,折腾总是要有点价值吧,不然付出金钱成本、身体成本、精神成本之后依然“干净利索”地失败,何必呢!
这种结局往往见于医生、病人都不甘心,总想试一试,只是这个试错成本有点高。
其实哈,股骨头坏死不是癌症,终极治疗无非就是关节置换。所以,有时候不如坦然接受——就像面对不能抢救成功的案例,很多人会放弃临终前的气管切开、心肺复苏......

临终关怀病房PK ICU
说到底,治疗年轻人股骨头坏死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具体手术方式文献上都有记载,不是特别难的事儿。
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判定该不该手术,做什么样的手术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看看下面的案例:
男性,2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大腿内侧疼痛不适,久站行走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当地医院行MRI检查后确诊股骨头坏死,推荐到我科就诊。
该病人确诊前无任何诱因,入院检查后亦未发现明显致病原因。不得不说,股骨头坏死主打一个莫名其妙、措手不及。

股骨头广泛骨髓水肿、关节积液
X线片如下:

坏死范围波及整个股骨头负重区,骨密度略有降低,但关节面光整。
放大看:

如此坏死做手术,很多病人不能接受
横屏看CT:

病灶范围还是很广泛的。
考虑到病人年轻,我们给出的第一建议是手术修补,第二建议是冲击波治疗。
病人经考虑同意手术,术中见:

出人意料,显露股骨头的一瞬间给我们惊住了,关节间隙明明好好的,软骨面怎么就“缺了一块”呢?
如下箭头所示:

箭头所指区域为退变的软骨面,正常软骨面是箭头旁边洁白无瑕的区域。
这个病例震撼我们的是,影像是真,但总归会有局限性;术中所见虽然总让人措手不及,但总是实实在在。
术后拍片:

红色箭头所示为植骨
术后14个月复查:

骨修复相当不错
术后近3年:

近期MRI:

磁共振好是真的好!
这样的案例,高能聚冲击波可能也会取得很快的疗效,但毕竟存在大面积骨密度降低,成功率存在悬念。
对于年轻人的股骨头坏死,植骨修复是最为稳妥的方案,但如果不能接受手术,冲击波治疗确也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至于单纯运用中药治疗,笔者一个中医药骨伤专业出身的医生不能说效果不好,只能说效果太单一了。毕竟,你想,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搞不清楚,病机很复杂,用一种简单方法就能搞定,岂不是太瞧不起这样的世界级疑难杂症了?
透露一下,我们所有的治疗都不是单一的,就本案而言,术后也是配合中药治疗——有积极作用的方法自然是多多益善,但盲目相信“秘方”可能更容易栽跟头。
回归主题,当年轻人出现明确股骨头坏死(通常为2期),且症状持续加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了——最合适的时机就是疾病不宜再拖、病人能想明白、医生还不愿意放弃时。
错过宝贵的2期,进入塌陷的3期,就只有很小一部分病例可以植骨了,大多数3期都是要考虑置换的。
顺便提一下,大部分1期是没有症状的,冲击波、药物、简单手术都可以大胆尝试,越早发现越容易治疗。
本文是陈献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